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一样送别,几多离情.docVIP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一样送别,几多离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一样送别,几多离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把握送别诗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 体会诗的感情,分析诗的技巧 教学重点: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设想: 从分析情感入手,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写法,从而学习鉴赏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课前我们背诵了古诗,之前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猜谜语,你能用古诗回答吗? 2、读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回环诗。 二、出示: 《赠汪伦》和《南浦别》 自由读这两首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从哪里发现的? 全班齐读这两首诗,配乐读。 三、学习《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 1、自由读这两首诗? 2、诗中都写了什么?(前两句写了什么?后两句写了什么?) 师总结:前两句写送别时侯的场景,后两句抒发离别的感情,板书:别景 离情 3、默读两首诗,找出两首诗中描写别景的诗句,划出来,写上自己的批注。 学生回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学生从几方面回报: 抓重点词:黄云 ,曛 吹雁 浥轻尘 青青 柳色新 结合诗句想象画面: 朗读法: 结合资料: 板书:悲凉 清新 师生配合读这两句 4、小组合作学习两首诗中描写离情的诗句,做上批注,小组长汇报学习成果。 板书:鼓励 不舍 5、师生合作读这两首诗,配乐。 6、同时送别诗,为什么一个是鼓励,一个是不舍? 诗人性格 背景资料 送的人的境遇 7、总结:板书:一样送别,几多离情 8、作业:找送别诗,体会不同的别景和离情。 二、背诵学过的送别诗 提示:我们先看看我们学过的送别诗一般表达怎样的感情。 引导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送别诗,边背边分析诗中表达的情感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茫然、怅然若失。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宽慰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劝慰中带难分难舍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表诗人志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情感:朋友间的友谊。 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怎样的情感? 对友人的留恋、关怀,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 三、鉴赏方法: 这些诗在写法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们能说出来吗? 析例: (一)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析: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缠绵的离愁,突出别后的怅惘、孤寂与落寞。 2、作者是怎样表达离愁别绪的? “劳歌一曲解行舟”,“劳歌”,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的代称。点明送别。 “红叶青山水急流”,画面感强,色彩明丽,洒脱飞动。这一句看似与离别不协调,实际上是反衬。景色越美,越显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 “日暮酒醒人已土远,满于风雨下西楼”。一来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谢亭暂憩,不觉已是黄昏。二来写酒醒有特别之处。大多数写送别都直接借酒写意,将离愁别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于分别之时。而此诗却却写别后的感受。酒醒之后,独留谢亭,友人已去,天空暮色苍茫,满楼风雨凄迷,一腔孤寂。三来极写景物的凄黯迷茫,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总结;这首诗借景抒情,手法上用反衬。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聪。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北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析:这首诗表达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作者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分析略) 小结: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如《谢亭送别》等。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 四、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1、杨柳 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 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

文档评论(0)

风平浪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