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评价与药物警戒中的信号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大猷 提 纲 一、药品不良事件报告归因判断 (一)因果性质的标准——ADR判断时的考虑因素 (二)ADR判断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三)因果评价的用途与局限性 二、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的评价 (一)ADE报告评价的难点 (二)ADE报告的评价 (三)ADR监测中心处理信号的程序 提 纲 三、药物警戒中的信号问题 (一)信号的定义 (二)信号的三个时相 (三)信号产生的因素 (四)不良反应的类型与信号发现的方法 (五)信号产生速度的三要素 四、小结 引言 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 新药临床试验在获取药物安全性信息方面有局限性,那么从哪里获取新药临床试验时未能发现的药物安全性问题的信息(不良反应的信号)?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应运而生,志愿报告体系(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又是监测的基本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尽早获取信号,为药政管理提供依据以及向卫生专业人员传递信息。 引言 ADR报告的获得过程: 发生不良事件; 把事件的发生归咎于药物; 向药品监督部门报告。 引言 为了提高报告体系的灵敏度,降低假阴性,减少漏报,提倡“有疑即报”,即不必在确定了药物与不良反应有因果关系后再报告。 引言 为了提高监测方法的特异度,降低假阳性,减少不真实的报告,70年代后期有许多判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因果关系的方法问世。 引言 为了更准确、更有质量地报告ADR,系统地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判断的思路十分必要。 为了高屋建瓴,从战略角度全面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与地位,解决安全用药的问题,探讨药物警戒中的信号问题十分必需。 引言 对ADR判断、ADR报告的评价与信号的深入了解,将有利于药物警戒与药政管理的推动与发展。 一、药品不良事件的归因判断 ADR报告归因判断包含二个层次 1. 该药是否会引起该种不良反应? 需要先把各方面的数据作综合评价,再在其他研究中作论证,然后才能作解答。 2. 在具体病人身上,该药是否确实引起了该不良反应? 即具体病例的因果评价(或更确切地说是关联评价或归因),涉及到具体病人或病例报告中可疑药物与不良事件间关联可能性程度的评价。这一判断主要基于知识与经验,即使在专家之间也常有分歧。 (一)因果性质标准 —— ADR判断时的考虑因素 自然界不存在: 无结果的原因 无原因的结果 但是,揭示每一种因果联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 流行病学因果判断的标准 1. 与现有资料要有一致性(或生物学合理性) 即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其他类型信息的观点来看因果联系的合理性――与现有的生物学基础理论是否一致。 其他类型信息是指其他人体研究的数据,其他有关问题研究的数据,如动物实验的数据以及科学的病理生理学理论。如果某项发现能为已有的资料和理论所解释,一般更令人信服。 如苯丙醇胺是一种合成的拟交感神经药,化学结构与收缩血管的胺(如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碱等)和兴奋中枢神经的药物(如安非他明)相似。其药理实验也已证明该药可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这些资料都明确苯丙醇胺引起出血性中风有生物学合理性 流行病学因果判断的标准 2. 联系的一贯性 科学的标志之一是可以重现。如果1项发现是真的,就应该可以以不同的研究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人群中得到重现。 如消化性溃疡和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的联系已在多种地点、多种的研究方式中得到证实。不能相信1项发现仅会出现1次。 流行病学因果判断的标准 3. 联系的时间程序 先因后果,原因在时间程序上必须是在结果之前--先后关系 原因与结果的间隔时间往往有其特征 使用氰化物与死亡仅间隔几秒;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及死亡发生在几分钟至几小时里;吩噻嗪类引起的肝炎发生在几天至几个星期里;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在用药后的1至4个月。 流行病学因果判断的标准 4. 联系的特异性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此条在生物学上除了某些感染性疾病外,较难适用。吸烟的人并非都会得肺癌,得肺癌的也并非都吸烟;用过西立伐他汀的并非都得横纹肌溶解症,得横纹肌溶解症的也并非都用过西立伐他汀。即使是感染性疾病也并非完全符合这一条:麻疹不可能在没有麻疹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出现,但并非感染了麻疹病毒都会出现麻疹的临床症状。 对发生率低的反应更难适用 虽然已证明苯丙醇胺与出血性中风有关联,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使用含苯丙醇胺的制剂导致出血性中风。 --然而当有病例符合时,则说明联系有极强的因果性质。 流行病学因果判断的标准 5.联系的强度 (1) 量的强度 即联系的强度可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