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渔家傲①
范仲淹
塞下②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③无留意。四面边声④连角⑤起。千嶂⑥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⑦归无计。羌管⑧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选自唐圭璋《全宋词》。渔家傲,词牌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集》。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抗击西夏的侵扰。守边期间作《渔家傲》数首,流传下来的只有这一首。
②[塞下]边境险要之地。
③[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古代传说,秋季雁南飞避寒,到衡阳即止。湖南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④[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如牧人的吟啸声、牲畜鸣叫声、胡笳羌笛声等。
⑤[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⑥[千嶂]像屏障一般的群山。
⑦[燕然未勒]意思是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据《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勒,刻石记功。
⑧[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这是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真实感人。全篇造语雄浑有力,情调苍凉悲壮。
【学习目标】
1.读词句——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语气等。
2.品词境——结合背景阅读理解词的内容,体味分析词的意蕴。
3.悟词情——品味词中字里行间的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塞下( )? 衡阳( )? 千嶂里( ) 连角起( )
浊酒( ) 羌管( ) 人不寐( ) 燕然未勒( )( )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词的上阕所写画面。(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作者
范仲淹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死后谥号“文正”,他的文章诗词风格豪放,语言简练,有《范文正公集》,其中诗歌268首,词传世仅五首,这首《渔家傲》写得慷慨悲壮,最为脍炙人口,散文代表作《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深远。
4.了解背景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挽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5.熟读全词。
【课堂互动探究 】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学习《渔家傲》。
㈠读词句
㈡品词境
1.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阕写景是扣着哪一个字来写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语句具体理解这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悟词情
下阕哪个字最能见“情”?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