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路桥涵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加以识别与控制,防止事故发生,为员工和相关方创造良好的安全工作场所,以实现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目标。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某客运专线铁路范围内所有脚手架工程施工,指挥部部所属各单位遵照执行。
三、适用文件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四、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
施工前,项目部应编制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安全防护以及环境污染防护等各种措施;
2、材料要求
2.1 钢管必须无裂缝、无弯曲;
2.2 管扣的螺栓、螺母必须是灵活,任何扣件必须是完好的。
3?、搭设准备
3.1 备齐所需的钢管和扣件;
3.2 搭设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且取得上岗证以及作业时身体能适应的。
4、搭设作业技术要求
4.1 立杆设置要根据现场长度及宽度来实际分段;
4.2 立杆设置要求垂直、位置正确;
4.3 搭设作业时,钢管应从底层往高层搭,而且应有栏杆防护,使搭设作业人员有安全保障,防护栏杆应合理设置两道;
4.4 钢管须对接时必须采用对接口进行对接;
4.5 脚手架底部的立杆必须落在持力层上,特别是人货梯的立杆;
4.6 立杆之间必须有斜撑以及剪刀撑;
4.7 脚手架与人货梯接触部应封端,封端应设栏杆,挡脚杆和安全网。
5、支架的搭设
5.1 一般支架搭设宽度应超出桥梁宽度每侧90cm~120cm;
5.2 每根立杆的允许承压力应控制在20~25kn范围内;
5.3 底层立杆应采用3m及1.8m两种不同长度的构件相互交错安装,上部各层均用1.8m或3.0m立杆接高,避免立杆接头处于同一个水平面;
5.4 支架组装时应控制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直角及水平。纵向直线度应<,直角度应<3.5°,横杆间水平应<;
5.5 底层框架必须在立杆底部设置扫地横杆,不得使立杆悬支在底座上;
5.6 支架的垂直必须严格控制,确保整体稳定性,垂直偏差必须小于全高的。为了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必须在支架搭设中每隔5~7排立杆为一组,沿全高设置双杆剪刀撑(十字盖),斜杆与地面角度夹角应为45°~60°,十字盖必须用扣件与立杆连接。
6、支架预压
支架组装施工完成后,在铺设梁地模之前,应进行支架预压,以消除支架得非弹性变形与地基非弹性下陷。准确测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为预留模板拱度提供依据。预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支架各节是否连接牢固可靠,同时做好观测记录。预压时,用砂袋按上部砼重量分布情况进行布载,加载重量按设计要求为恒载的1~1.2倍。在加载前,先在地基和底模上沿支点、梁跨的L/6、L/4、L/3、L/2、2L/3、5L/6、3L/4D等截面处,横桥向布设观测点,以便测量预压前、后及卸载后的标高。用砂袋加载,加载顺序按混凝土浇注的顺序进行,加载时分三次进行,每次的重量为总重的1/3,每次加载完成后,每四小时进行一次观测,直到下沉量稳定为止,在最后一次加载完成后,至少预压观测3天,直至支架和地基稳定。
当支架稳定后,即可卸掉砂袋,卸砂袋时要分层卸,全部卸完后,测量底模和地基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画出弹性变形曲线,作为调整模板预拱度的依据。在预压结束、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松动的扣件要重新上紧。
7、脚手架的拆除
脚手架的拆除,必须按照预先编制好的拆除方案自上而下按步进行,拆除脚手杆件时,必须2-3人协同操作,严禁向下抛掷。拆除全过程中,必须专人担任指挥和监护,已拆下的材料,必须及时清理,运至指定地点码放。
五、安全注意事项
1、搭设脚手架作业人员进入工地必须佩戴安全帽,并系上防风带。
2、搭设脚手架作业人员进入工地时不得穿拖鞋、凉鞋和无防滑鞋,更不得打赤脚。
3、严禁酒后上班。
4、在超过2m以上的作业面搭设脚手架时,必须绑上安全带,并将安全绳挂在上方牢固的地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