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评价(意义)和实质。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 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1、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 2、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 新兴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平民知识分子:代表农民利益,形成民粹派,号召推 翻沙皇专制统治。 A.思想主张: 局限: B.活动: (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 六、改革后俄国的社会矛盾激化 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 受双重压迫,贫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其不彻底性是新旧矛盾交织的根本原因 反对农奴制,痛恨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选进性 否认工人阶级的选进性;看不到农民的力量;主张通过恐怖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对沙皇的暗杀行动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 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不符合实际。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第七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目标: 一、简述改革的背景 二、概括改革的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即评价) 三、说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知识要点: 俄国农奴制概念: 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 俄国农奴制特点: 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阅读课本思考: 1、农奴制的存在对19c俄国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2、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发展状况如何?为什么? 3、面对俄国19世纪中叶的社会现况,俄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农奴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贫困,社会矛盾激化,农奴骚动不断,严重威胁统治 ②严重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 状况:A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出现使用机器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 B、俄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 原因:在农奴制下,俄国工业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 资产阶级新思潮涌现 (1)十二月党人 (2)知识分子对国家发展主张 基本主张: 3、新思潮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 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守旧派: 改革派: 激进派: 主张自上而下地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变革 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分地 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代表: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 宣传资本主义新思想,反对沙皇专制制度,要求废除农奴制 阅读课本思考: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1、战败原因: 2、影响: 其根源是落后的农奴制 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纷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