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钻孔平台实施细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 某大桥 钻孔平台实施细则 目 录 概述 §1.平台的作用 §2.自然条件 §3.施工时期 §4.施工难点 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2.平台设计 §3.钢管桩施打 §5. 拉墩嵌岩桩施工 §4. 桩帽、承重梁及桁架施工 §6.分配梁及面板施工 资源计划 §1.劳动力计划 §2.船机设备计划 §3.主要材料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章 概述 §1.平台的作用 主6#墩基础钻孔桩施工是在钢管桩平台上进行的。平台在沉护 筒、钻孔及浇注砼等工作过程中的作用:① 作为施工平台承受所有的施工荷载,特别是四台钻机同时钻孔时的最大施工荷载;② 承受桩、钢护筒所受水流力及波浪力;③承受船舶临时停靠产生的拉力;④ 其它施工荷载在平台上铺设木板方便人员在上面操作。 §2.自然条件 主6#墩处河床覆盖层薄,在靠黄冈侧有10m左右,在靠鄂州侧不到10m,最浅的地方只有7m,且岩面高差大,水深,特别是今年秋汛,水位长期居高不下,给施工带来更大的困难。 主6#墩位置处于主河槽,施工期的水深有三十二米,桥位处最大流量72000m3/s,最高水位为25.56m,9、10月份的水位统计如表1: 表1 月份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下 上 中 下 上 水位 20.34 18.53 16.98 16.08 15.33 流速 2.29 2.10 1.88 1.72 1.70 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流速为主6#墩断面平均表面流速。 根据实测记录资料,九月份的表面水流速最大值为2.36 m/s,最小值为1.98 m/s;十月份最大值为2.18 m/s,最小值为1.60 m/s,由于墩位处上游有礁石,墩位处的流向及流速很不稳定,而武港院原先设计的方案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推算平台施工期的水位和断面流速分别为+17.5m和1.7m/s,这与今年秋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必须要进行重新设计计算、调整。 湖北XX地处亚热带地区,夏秋季节天气炎热,气温高达40℃ §3.施工时期 原设计定于9月9日开工,由于地质、水文条件复杂,一般桩船的性能根本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原定用“桩二”无法打桩,要重新调桩船,且要等到水深和流速都减小时才能施工,这使施工时期往后推移,计划从XXXX年10月6日开工,至11月底完工。 §4.平台施工难点 平台施工在10月份,此时长江水位在+20m左右,流速在1.8m/s左右,这使施工存在严重困难:①水流力每根桩为5t,打桩相当困难;②覆盖层浅,水深深、流速大且不与桥轴线垂直,成15°左右夹角,单桩不能稳定;③单桩之间要进行连接,工作量大,工期拖长;④桩的长细比大,平台的整体稳定性差。 第二章 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钢管桩加工 钢管桩加工 船舶抛锚定位 船舶抛锚定位 船舶抛锚定位抛砂 船舶抛锚定位抛砂 打一排桩、稳桩 打一排桩、稳桩 连 桩 连 桩 平移稳桩方驳到位 平移稳桩方驳到位 拉墩嵌岩桩施工 拉墩嵌岩桩施工 桩帽施工 桩帽施工 承重梁施工 承重梁施工 万能杆件桁架施工 万能杆件桁架施工 万能杆件桁架施工 万能杆件桁架施工 分配梁及面板施工 分配梁及面板施工 §2平台设计 2.1、设计边界条件 依据主6#墩地质勘察报告、水文、气候等资料并结合施工计划和机械设备安排,同时参照《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64—9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7—88),铁道路大桥局《拆装式杆件使用图册》,确定以下设计条件: 平台使用期设计水位:+17.5m(黄海高程,下同) 平台使用期设计流速:1.7m/s 平台河床设计高程:-10.0m 平台施工荷载: 15KN/m2 钻机荷载: 1200KN/台×3台,6点支承,动力系数为1.30 船舶索缆力: 500KN 2.2、平台组成 由于实际水文条件与投标文件中18m水位时最大流速1.7m/s相差较大,平台钢管桩受力及河床冲刷情况完全不同,因此钢管桩按附图1重新作了设计修改,主要靠24根φ800×12、8根φ800×14、6根φ1000×14打入桩来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力,桩顶标高+18.0m,桩长约40m/根。在钢管桩顶端(标高18.0m 处)平行架承重钢梁,使之与钢管桩固接以提高其稳定性,其上设2m高万能杆件桁架,并在主架上弦铺上I25型钢分配梁,传递节点力。平台所受水平力主要靠上游侧设置的两个叉桩拉墩和平台内的四根斜承受,竖向荷载由桁架传递给24根平台钢管桩承受。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