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作物生产与土壤的关系
3学时
内容提要
一、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二、土壤化学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三、土壤生物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四、土壤污染与作物生产
第五章 作物生产与土壤的关系
第五章 作物生产与土壤的关系
土壤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由固相(无机、有机体)、液相(土壤水)、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系统组成,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
土壤生产力:能使作物产生经济产量的能力。取决于土壤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需求的能力。
土壤肥力: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性质的综合反映。
一、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物理性质:包括土壤质地、结构、容重、孔隙度及其水、气、温度动态变化
1.1 土壤质地:土壤中直径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砂粒、粗粉粒、粘粒等)的组合状况
土壤质地分类:
砂土:
壤土:
粘土:
一、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1.2 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固相的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多少和稳定度。
(1)团粒结构:由团聚体(直径0.25-10mm)形成的一种土壤结构,其中水和气、供肥和保肥之间的矛盾协调,耕作性能好,适于作物生长。
(2)非团粒结构:由土粒直接形成的块状、柱状、核状、片状等结构。耕作性能差、水气矛盾和供肥保肥矛盾突出,不利于作物生长。
一、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1.2 土壤结构
(3)适于陆生作物生长发育的理想土壤结构指标:
理想的三相容积比
固相:空隙=0.5:0.5
50%固相中:矿物部分占38%,有机质占12%
50%空隙中:空气和水各占15-35%(最适为各占25%)
一、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1.3 土壤的水、气、热动态与作物
(1)土壤水动态(见第四章)
稻田灌水的机能:
物理机能
① 调节水温、气温、土温
② 耕作均匀、效率化
③ 泥沙输入
一、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1.3 土壤的水、气、热动态与作物
(1)土壤水动态(见第四章)
稻田灌水的机能:
化学机能
① 水稻土养分有效化
② Si、Ca、Mg、K、N等补给
③ 除去有害成分
一、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1.3 土壤的水、气、热动态与作物
(1)土壤水动态(见第四章)
稻田灌水的机能:
生物学机能
① 水稻生育调控
② 防除杂草
③ 生物固氮
④ 病虫害防治
图5-1 水田日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五十崎,1957)
一、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1.3 土壤的水、气、热动态与作物
(2)土壤空气
主要来自大气,部分来自土壤生物的生化过程,并在各种气体所占比例上与大气有显著差异。
土壤空气成分含量取决于土壤孔隙度和含水量:
土壤中O2含量动态与作物生活
土壤中CO2含量动态与作物生活
CH4、SO2动态与作物生活
一、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1.3 土壤的水、气、热动态与作物
(3)土壤温度
土壤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部分来自根系和微生物的呼吸。土温在不同深度及日周期和年周期中存在复杂变化。
土温的变化还与土壤类型及含水量密切相关(表5-2),并对作物生活带来显著影响。
土温制约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及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并影响矿质养分的溶解度。如磷酸钙的溶解度,随地温的升高而增加,作物的缺磷症状可随温度上升而解除或缓解。
二、土壤化学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2.1 土壤的吸附和交换性能
土壤的胶体粘粒和腐殖质表面带有净负电荷,可与阳离子吸附结合,其结合程度取决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数及水合程度:
H+ Al3+ Ca2+ Mg2+ NH4+ K+ Na+
质子(H+)质量小电荷密度大,Na+电荷密度小。
阳离交换量(CEC):能被土壤固定的阳离子的数量。它反映土壤固定的必需养分的阳离子数量。
若土壤交换位点上H+、Al3+、Mn2+的比例高,则无论CEC大小,这种土壤既是酸性,肥力又低。
二、土壤化学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2.1 土壤的吸附和交换性能
在土粒的正电荷中心(Fe3+、Al3+)及吸附阳离子的外层,可结合阴离子,其结合程度为:
PO43- SO42- NO3- Cl-
土壤对离子的吸附和交换性能,在捕获养分离子、防止淋失及平衡土壤溶液中养分离子浓度上,为作物营养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保护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免受溶液低渗透势胁迫的伤害。
二、土壤化学性质与作物的生活
2.2 土壤酸度与作物
土壤酸度包括:
活性酸度(pH):土壤溶液[H+],用pH表示
潜在酸度(又称为酸度数量):吸附在土壤交换性位点上、可以被过量的中性盐(KCl、NaCl)的阳离子交换下来的H+和Al3+(及Mn2+)的交换性酸量,或用过量强碱弱酸盐(NaAc)浸提后,H+和Al3+、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库存教材管理.ppt
- 4配送教材中心仓储作业管理.pdf
- 4汽车教材案例 例子——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zwz023.ppt
- 4设备教材工艺设计.ppt
- 4-设教材备管理基础.ppt
- 4生产教材跟经济制度.ppt
- 4生产教材跟经济制度64032093.ppt
- 4生产教材行为理论11.ppt
- 4生产教材计划跟控.ppt
- 4生产教材现场标识管理.ppt
- 讲稿:深入理解“五个注重”把握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pdf
-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docx
-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 烟草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汇编)学习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心得感悟.pdf
- 汇编学习领会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pdf
- 在2025年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docx
- 书记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委全会上的讲话.pdf
- 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