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岗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段施工技术.pdf

青山岗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段施工技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 山岗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段施工技术 向晋举,邹 强 (中国交通建设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056) 摘 要:主要对青山岗隧道出口浅埋段的地质情况和地形情况作 了分析 ,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以及详细的施工工艺.通 过监控量测的结果,--q~:z看出Sg:r_技术方案可行,-.j-~以后类似情况作参考. 关键词 :隧道 ;偏压 ;浅埋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1J02—0018—02 青山冈隧道为长沙至重庆公路常德到吉首段控制性工 1 浅埋偏压段中施工难点 程,位于沅陵县马底驿乡小重坡,设计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 线隧道,共计2座,隧道总长2472m,单线隧道左线长 1245m, 左洞吉首端山势陡峭,坡高80多米 ,坡度约70度,坡上 右线长 1227m,净宽9.75米,净高5.0米,单洞净空面积为 长有大量的松林及灌木丛,从环保及施工防水角度讲不适宜 63.73m .青山岗隧道左洞吉首端 ZK122+645~ZK122+615 采用明挖作业;由于围岩 比较破碎而采取深挖路堑,进行高 段为进洞段的30m,处于山体坡脚位置,右侧覆盖层薄、隧道 边坡锚索加固也不一定有效,而根据现场地形及路线走向将 埋深浅、偏压严重,由于该处岩体属坡脚残积岩,风化严重, 出洞 口移位也不现实 ,综合考虑还是采用设计的暗洞进洞 稳定性差,给暗洞段的爆破开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该段设 方案. 计为Ⅳ类围岩加强段 (具体见图 1:s2型复合式衬砌设计 1.1 地质原因 图),支护参数为:长 3.5m,(I)42×3.5mm注浆小导管超前支 由于出口端左洞洞顶覆盖层薄 ,大部分为松散性坡积土 护,小导管外插角 14。,呈梅花形布置,环向间距0.4m,纵向 且夹杂着破碎板岩,设计中对洞顶及洞顶边坡都没有采取加 间距2.25m.注浆采用 1:0.5水泥 一水玻璃浆液,Il8工字钢 固措施,所以开挖后 由于 自稳能力差 ,出现坍塌及冒顶是必 拱架纵向每0.75m一榀,系统锚杆为qb22HBC组合式注浆 然的. 锚杆,锚杆纵环向按0.75×1m问距布置 ,p8‘钢筋网满铺 ,网 1.2 地形原因 偏压是一个隐患 ,对隧道会造成不平衡受力,轻则可使 格问距为 20×20cm,喷射 C207昆凝土26era厚 ,二次衬砌为 隧道拱圈变形 ,重则可造成结构破坏.由于出口段地形呈典 60cm厚度 C25钢筋混凝土. 型的左高右低,且左侧边坡大部分为弱(强)风化板岩,裂隙 发育,岩质疏松,在隧道左洞开挖后,左侧山体必然会向右侧 滑移,对左洞形成强大的偏压力,从而导致隧道失稳_】J. 2 浅埋偏压段的理论分析及处理方法 根据普氏理论 J,浅埋偏压段一般上部开挖土为松散 体,松散体在隧道开挖后 ,其上方形成抛物线的平衡拱 ,平衡 拱的跨度与开挖宽度相等.在松散体施工中出现大规模的冒 顶就是该平衡拱出现失稳的结果.除了加强隧道开挖的超前 支护外,地面加固注浆加固能有效减小塌方的可能性.因为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