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色法与减色法 1、颜色相加原理 三原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二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则称之为三原色。红、绿、蓝。 互补色:若两种颜色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红和青、绿和品红、蓝和黄。 红+蓝=品红 红+绿=黄 绿+蓝=青 R+G+B=W 3、颜色相减原理 减色过程:白色光线先后通过两块滤光片的过程。 颜色相减原理:当两块滤光片组合产生颜色混合时,入射光通过每一滤光片时都减掉一部分辐射,最后通过的光是经过多次减法的结果。 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区别 减法三原色:黄、品红、青 C=G+B=W-R(减红原色) C:Cyan,青色 M=R+B=W-G(减绿原色)M:Magenta,品红色 Y=R+G=W-B(减蓝原色)Y:Yellow,黄色 颜料或着色剂的颜色就是以减色法形成的。 在印刷行业,色料以减色法为基础,其基本模型为CMY,但是目前生产不出理想品质的油墨,所以实用的模型是CMYK,其中K是黑色。 黑白影像与彩色影像 遥感影像常常使用照片来表现,单波段或者全色波段表现为黑白影像,三波段组合表现为彩色影像。 无论是光学处理,还是以计算机处理为主的情况下,处理结果常形成底片(负片)或者照片(正片),一些回收式卫星其数据也是以胶片形式记录的。 彩色合成 真彩色合成?:是指从多波段图像中选择其中三幅影像在显示屏上合成一幅图像,该三幅影像的波段范围与自然界中的红绿蓝光的波长范围大致一致。 假彩色合成:?将一幅自然彩色图像或者是同一景物的多光谱图像通过映射函数变换成新的三基色分量进行彩色合成, 使增强图像中呈现出与原图像中不同的彩色。 伪彩色增强:每个像素的颜色不是由每个基色分量的数值直接决定,而是把像素值当作颜色查找表(color look-up table,CLUT)的表项入口地址,去查找一个显示图像时使用的R,G,B强度值,用查找出的R,G,B强度值合成产生彩色。 * * * 地物波谱特性与遥感光学基础 * 一、电磁波与物体的交互作用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一部分反射,一部分吸收,一部分透射,即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反射能量+吸收能量+透射能量 绝大多数物体对可见光都不具备透射能力,而有些物体如水,对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则透射能力较强,特别是0. 45~0. 56μm的蓝绿光波段。一般水体的透射深度可达10~20 m,清澈水体可达100 m的深度。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后具有约300 K的温度,从而形成自身的热辐射,其峰值波长为9.66 μm,主要集中在长波,即6μm以上的热红外区段。就短波而言,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称为地表的主要辐射来源,而地表自身的辐射可以忽略不计。 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成为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记录的主要辐射能量。 地物的反射 根据界面(反射面)的粗糙程度和反射的方向性分: 镜面反射:界面起伏高度相对入射电磁波波长而言很小(即界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 漫反射:界面起伏高度相对于入射电磁波波长而言比较大(即界面粗糙)时,产生漫反射。均匀的漫反射面称为朗伯面,朗伯面反射的电磁波在各个方向上辐射亮度值相同。 方向反射(混合反射):当界面起伏高度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中等粗糙),产生方向反射。实际地物表面由于地形起伏,在某个方向上反射最强烈,而在其他方向反射较弱,这种现象称为方向反射。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结合。 从空间对地面观察时,对于平坦地区,并且地面物体均匀分布,可以看成漫反射;对于地形起伏和地面结构复杂的地区,为方向反射。 表面粗糙度及瑞利准则 地物表面的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 :地物表面起伏高差的均方根值。 其中: 为粗糙度; 为光的入射角; 为光波长。 两波差 相位为完全抵消,差0 为完全相重合,介乎之间差 粗糙度推导示意图 (光程差) (相位差) 瑞利准则 当相位差小于 即 ,两波偏于相重合,则呈反射为主、光滑表面。 增大, 增大, 有利于形成光滑表面。 减小, 减小,有利于形成粗糙表面。 对于可见光, 在 范围内,所有地物都是粗糙面,而对于微波, 在 cm 到 m 之间,地物表面呈粗糙与光滑临界状态。 反射系数(反射率)——反射辐射通量/入射辐射通量*100%。它是波长、入射角、地物的质地及朝向、粗糙度、地物介电常数、磁导率等的函数。假设地物是漫反射作为前提。 不同的地物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同一地物对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解读课件.pptx VIP
- SAE J588-2000 总宽度小于2032mm的机动车用转向信号灯.pdf VIP
- 双减背景下新课标单元整体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4).docx VIP
- 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1(样表).docx
- 2023年少儿迎春杯六年级初赛竞赛试题数学.docx VIP
- 光伏电站一体化监控统一管理平台项目建设技术方案.docx VIP
- 《宋史·舆服志》服饰词汇研究.pdf VIP
- 竞选体委演讲稿PPT.pptx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pdf VIP
- 水下测量技术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