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散抗炎作用及其有效部位的研究.PDF

双柏散抗炎作用及其有效部位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柏散抗炎作用及其有效部位的研究 方永奇 谢沙 黄可儿 王丽新 附属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 提要:本文依照抗炎药筛选规程,在多种炎症模型中证实双柏散对急、漫性炎症都具有 良好的治作用。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跖肿胀,抑制毛细管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游走,抑制肉 芽肿形成(P0.05~0.001),双柏散无明显毒副作用,腹腔注射 LD50 15.35g/KG体重。同 时,双柏散抗炎作用随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增强,以水提液的抗炎效果最好。 关键词 @双柏散/药效学 @双柏散/毒性 @双柏散/副作用 @双柏散/分析 双柏散由大黄、侧柏叶各二份,黄柏与泽兰、薄荷各一份五味中药组成,有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等功效,临床观察表明对跌打损伤肿痛,疮疡红肿、阑尾炎及盆腔炎等有显著疗效。 为探讨双柏散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改革现有剂型,我们首先研究双柏散的抗炎作用、 有效部位及毒副作用,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剂型改革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动物及分组:纯种小白鼠,雌雄各半,体重 16~20;SD雄性大白鼠,体重 160~200 g。由广东省医用动物场及本院动物场提供。动物完全随机分组,抗炎作用试验分为三组, ①双柏散组:1kg/L(100%)双柏散水提液 4ml/kg 腹腔注射(ip)②标准药对照组:等容积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或 0.2%消炎痛混悬液 ip;③空白对照组:等容积生理盐水 ip。 2.制剂:①抗炎实验水提液。将双柏散按常规方法经水煮、精滤、浓缩、消毒,制成 1kg/L(100%)水提液,冰箱保存备用。②有效部位试验液。将双柏散分别用石油醚、乙醚、 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和水六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制成 1kg/L(100%)药液,冰箱保存备 用。 (二)抗炎作用研究 按抗炎药筛选规程[1],拟做以下实验: 1.大鼠足跖肿胀实验(组胺、蛋清法)[2]。 2.小鼠腹腔色素渗出试验[3]。 3.大鼠皮肤血管通透性试验[2]。 4.小鼠腹腔明胶致炎试验[2]。 5.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试验[2]。 (三)有效部位试验 动物随机分成六组,分别给予由六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的双柏散溶液,6ml/kg 体重 ip 进行大鼠足跖肿胀试验(组胺、蛋清法)和大鼠皮肤血管通透性试验. (四)毒副作用研究 ⒈急性毒性试验:按寇氏法求半数致死量(LD50)[4]。 2.局部刺激试验:按家兔眼结膜法[4]。 结 果 (一)抗炎实验结果 1 双柏散抑制由组胺和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此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呈明显的 量效关系,抗炎消肿作用持续5小时,双柏散的抗炎消肿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当。双柏散 1 转载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6ml/KG 组在致炎后 2 小时,其消肿作用强于氢化可的松(见表 1)。 ⒉双柏散抑制由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增加。双柏散组腹腔伊文期兰渗出量为 1.67±1.14mg/L,低于生理盐水组(3.15±1.06mg/L),P0.05,而与消炎痛组(1.48± 1.00mg/L)相近。 ⒊双柏散抑制由组胺所引起的大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增高。双柏散皮肤伊文斯兰渗出量为 1.58±0.78mg/L,低于生理盐水组(4.93±2.94mg/L,)P0.05,但此作用比氢化可的松差(0.94 ±0.26mg/L),P0.05。 ⒋双柏散抑制由明胶所致小鼠腹腔炎症。用 0.5%明胶1.5ml/只ip(每组 10 只), 引起小鼠腹腔炎症,嗜中性白细胞趋向性游走至腹腔。双柏散组腹液细胞中,嗜中性白细胞 占 92±5%,低于生理盐水组(97±2%),P〈0.05,而与消炎痛组(91±3%)无明显差 别,说明双柏散能抑制嗜中性白细胞的趋向性游走。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