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幹細胞移植
之原理和適應症
2018-12-8彰 基血腫
曾若 涵
1
歷史緣由
歷史上最早的移植是異體骨髓移植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可追溯到 1939 年,由
Osgood 等人將 18 ml哥哥的骨髓輸入再生不良性貧血
的弟弟身上。
西元 1959 年,美國西雅圖 Fred Hutchinson 治癌中心
以 Dr. Thomas ED 為首的骨髓移植小組,首度成功的完
成人類同卵雙胞胎間的骨髓移植(syngeneic BMT),使
得骨髓移植逐漸受到重視。
1960 年代,由於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檢定以及各項移植後照護的進步,為異體
骨髓移植奠定了基石。
1980 年起,更由於免疫抑制藥物(如 cyclosporine A)
的發展,骨髓 移植的成績更為進步, Dr. Thomas 本人也
因為對骨髓移植的貢獻,於 1990 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 2
自體骨髓移植的發展晚於異體移植,可以追溯到
1959 年 McGovern 等嘗試用 來治療末期白血病,
但當時骨髓冷凍技術仍未發展,因此只能用非冷凍
骨髓。
自 1970 年代末起,隨著冷凍骨髓技術的進步,自
體骨髓移植已可用來治療淋巴瘤,而在 1980 年代
後,更逐漸盛行且凌駕異體移植之上。
其後移植技術與概念的進步、抗排斥藥物的發展,
使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應用 更加廣泛。
3
何謂幹細胞移植?
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將 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簡稱HLA)與病人相符合的健
康造血幹細胞,輸注到病人體內,取代發生病變的
造血幹細胞,重新發揮正 常的功能;其健康造血幹
細胞來源包括:骨髓、周邊血液及臍帶血
自體幹細胞移植,將 病人自己治療後健康的幹細胞
先抽取並儲存,當時機熟,重建病人因先前疾病所
致的骨髓病變,回輸至體內達重建造血功能。
4
異體幹細胞移植來源 ?
1.親屬:以兄弟姊妹優先 (有1/4 機會 HLA 相合)。
2.非親屬:若與親屬間無 HLA 相合捐贈者,必須經由
骨髓庫配對,臍帶血庫也是另 一項捐贈來源。
3.捐贈者條件:人類白血球抗原(HLA)在異體移植的
免疫調節扮演重要角色,捐 贈者的人類白血球抗原必
須與受贈者相合。
5
4.異體移植的種類:分為骨髓移植、週邊血液幹細
胞及臍帶血移植
(1)骨髓移植:HLA 相合捐贈者捐骨髓中造血幹細胞,需
於手術室全身麻醉下,由雙 側腸骨後髂處抽取而得。
(2)週邊血液幹細胞:藉由血球分離機將 HLA 相合捐贈
者的週邊血液幹細胞分離出 來,此過程中捐贈者不需接
受麻醉;但捐贈者必須於3-5天前注射白血球生長激 素,
以增加周邊血液幹細胞數量。
(3)臍帶血移植:是另一個造血幹細胞的來源,臍帶血移
植和骨髓移植的原理相同,只是使用的原始造血幹細胞
來源不同而已。,其優缺點有:
A 、臍帶血移植比骨髓移植較少發生排斥反應。
B 、提供需要移植的病人,更多一種的選擇機會。
C 、臍帶血幹細胞可預做庫存,縮短尋找合適捐贈者的時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