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色彩基础一 、色彩的基本概念认识色彩一种自然现象中国最早记载《尚书》【青、黄、赤、黑、白】公元400左右,色彩是由光的存在引发的理论出现色彩的含义A 绘画基本知识的组成部分B 是人与人相互交流的语言色彩的学习目的理解、感受、表现色彩,用于生产、设计色彩的形成三部分1 物理部分2 生理部分3 心理部分物理部分-光色彩的本质是电磁波电磁波分为:通讯波、红外波、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宇宙线。波长380-780mm电子波为可见光红光波604MM-780mm,紫光波最短380-430mm(单位毫微米=1/100毫米)1666年 英国 牛顿 三棱镜分解光试验颜色的产生物体吸收一部分颜色,反射一部分颜色,被反射的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光被完全吸收,就成为无彩色,黑白光透过物体可产生色散生理部分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由此看来,需要经过光——眼——神经的过程才能见到色彩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的分类:光源色(自然光、透射光、反射光)固有色环境色一 光源色(1 )光源光:光源发出的色光直接进入视觉。(霓虹灯、饰灯、烛灯等的光线)(2)透射光 :光源光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后再进入视觉的光线,称为透射光。(3)反射光 :在有光线照射的情况下,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该物体的反射光进入视觉所致。二 物体色(固有色)固有色: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物体的固有色是相对而言的。 三环境色环境色:一个物体受到周围物体反射的颜色影响所引起的物体固有色的变化。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切物体色均受到周围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 环境色对比二 色彩体系1.色彩的构成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消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中色彩。 色轮色彩的分类原色:第一次色,指最基本、最原始而非其他颜色合成的,红黄蓝。间色:第二次色,即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橙紫绿。2.色彩的属性a 色相:每种颜色固有的色彩相貌(色调)b 明度:视觉对色彩明亮度的称呼c 纯度:指颜色的鲜艳程度和其中所含颜色的多少(色度或饱和度)色彩的表示方法(一)自然表示法 (1)以自然景色命名的色彩:天蓝、湖蓝、海蓝、曙红、雪青、土黄、土红、翠绿等。 (2)以金属矿物质命名的色彩:金黄、银灰、古铜色、铁灰、铁锈红、石绿、石青、宝石蓝、宝石绿、翡翠、钻蓝、赭石、铬黄、煤黑等。 (3)以植物命名的色彩:草绿、茶绿、橄榄绿、柠檬黄、橘黄、杏黄、米黄、紫藤、栗色、咖啡色、茶色、橘红、橙红等。 (4)以动物命名的色彩:孔雀绿、猩红、象牙白、蛋黄、蛋青、鼠灰、驼灰、鹰灰等。(二)系统化表示法 自然色表示法只能表达色彩的一般性质,精确度较低。系统化色命名法则在色相加修饰语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明度和纯度的修饰语,从而能比较精确地形容该颜色的形象。如红色系,包括黄味红、淡黄味红、极淡黄昧红、明灰黄味红、灰黄味红、暗灰黄味红、极暗黄味红、浊黄味红、鲜黄味红等色名。这些颜色名称标定系统虽然精确程度仍不很高,但在一般场合下使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3.色彩的特性a、色彩的冷暖 b、色彩的轻重感觉 c、色彩的膨胀与收缩 d、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 e、色彩艳丽与素雅 a、色彩的冷暖物体通过表面色彩可以给人们或温暖或寒冷或凉爽的感觉。(感官)暖色冷色暖色 冷色b、色彩的轻重感觉各种色彩给人的轻重感不同,我们从色彩得到的重量感,是质感与色感的复合感觉。 c、色彩的膨胀与收缩由于各自的表面色彩相异,能够斌予人不同的面积感觉。色彩的胀缩与色调密切相关,暖色同膨胀色,冷色属收缩色。 d、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一般而言,暖色比冷色更富有前进的特性。两色之间,亮度偏高的色彩呈前进性,饱和度偏向的色彩也呈前进性。但是色彩的前进与后退不能一概而论,色彩的前进、后退与背景色密切相关。 e、色彩艳丽与素雅—般认为,如果是单色,饱和度高,则色彩艳丽。饱和度低,给人素雅的感觉。 4.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同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配色的一般规律为:任何一个色相均可以成为主色(主色调),与其它色相组成互补色关系、对比色关系、邻近色系和同类色关系的色彩组织。 色彩关系同类色相对比?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45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邻近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对比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