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TOC \o 1-3 \h \z \u 32294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
4195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2
25490 2.1工程概况: 2
7618 2.2地质概况: 2
8100 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 4
26007 3.1施工组织结构的建立 4
23078 3.2项目部各岗位职责 4
28085 第四章 施工部署及总体施工方案概述 6
20994 4.1施工准备 6
12318 4.2施工测量 7
31982 4.3土方开挖 8
2182 4.4基坑支护 10
22874 4.4.1基坑土钉支护流程图 10
28409 4.5基坑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及变形监测 11
11512 第五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 13
28887 5.1施工总进度计划 13
31828 5.2工期保证措施 13
8829 第六章 各项资源计划 16
11348 6.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16
22347 6.2劳动力组织计划 16
1180 6.3主要计量器具 16
6904 第七章 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措施 17
16935 7.1质量管理体系 17
32326 7.2工程质量预控 17
9108 7.3组织保证措施 17
6807 7.4技术保证措施 17
25851 7.5质量检测设备的配备 18
2805 7.6质量创优计划 19
3910 第八章 安全管理组织及安全管理措施 20
20103 8.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0
24409 8.2安全技术控制措施 20
26511 8.3安全保证组织措施 21
27548 8.4保证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 22
25435 8.5施工安全用电措施 22
8858 8.7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22
6874 第九章 环境管理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4
21459 9.1环境管理 24
14510 9.2环境管理方针 24
15354 9.3环境因素识别 24
14576 9.4工程污染控制 24
6189 9.5现场文明施工 25
30729 第十章 信息化施工及支护应急预案 26
8174 10.1工程协调配合 26
20803 10.2信息化施工 26
998 10.3基坑支护应急预案 26
4871 第十一章 雨季施工和成品保护措施 28
16312 11.1雨季施工措施 28
32223 11.2成品保护措施 28
16234 第十二章 附表 29
27830 12.1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9
7480 12.2劳动力计划表 29
30703 12.3拟配备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 30
8901 12.4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30
PAGE 32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依据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规程、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现场的情况等进行编制。主要依据以下文件:
1.1国家及现行甘肃省有关工程施工的规定及文件。
1.2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3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
1.4国家和现行的行业施工规范、验收规范、规程。
1.5本方案专家论证会论证意见。
1.6我单位多年来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1.7根据我单位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现场条件以及对本工程的管理部署及目标。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2.1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xx县xx乡xx村一xxxx革命纪念馆南侧,东靠山体,南为规划用地,西靠规划广场及道路。
本工程±0.000(相对标高)=1325.850(绝对标高),基底标高为-7.2m(1318.65m)。基础持力层为第5层泥质粉砂层,基坑开挖深度约为8.0-10.17m。
2.2地质概况:
2.2.1拟建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依次为 eq \o\ac(○,1)杂填土层、 eq \o\ac(○,2)黄土状粉土层、 eq \o\ac(○,3)圆砾层。现根据岩性、状态等将地层分述如下:
①杂填土:层厚仅0.60~0.90m,棕褐-黑褐,松散-稍密,稍湿,包含生活垃圾、砖块、碎砖、炉灰、瓦片、块石等,主要为黄土状粉土,为居民逐年回填而成。
②黄土状粉质粘土:黄褐-棕褐,不均匀,松散,稍湿,硬塑,包含植物根茎,碎石土透镜体,灰白色钙质结核透镜体,主要为黄土状粉土,孔隙发育强烈,具针孔、虫孔、大孔结构,孔洞排列杂乱,部分孔洞为白色钙质假菌丝充填,局部土体具裂隙,排列杂乱,干强度高,略具光泽,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
③黄土状粉质粘土:棕红-红褐,均匀,稍密,稍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