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对沉井工艺在污水提升泵站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徐卫红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主要阐述了沉井工艺在污水提升泵站施工中的应用,并对某工程中的沉井施工过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排水 沉井施工 沉井下沉
1 我国市政排水系统的发展过程
我国早期市政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合流制,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从同一排水管道内直接排入附近水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逐步暴露,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许多河浜水质发黑发臭,附近居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强烈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水环境治理,在此背景之下,排水系统改为雨污分流制,即雨水排入附近水体,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但污水管道多为重力式管道,无法直接排至污水处理厂,需在各片各区建设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集中后经泵站一级一级输至污水处理厂,而污水泵站多以方形或圆形水池为主,在实际施工中多采用沉井工艺进行施工,因其占地小,无需支护或少用支护而被普遍采用,下面就沉井施工工艺做一简要介绍。
2 沉井工艺简介
沉井是在地面或地坑内,先制作开口钢筋混凝土筒身,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筒内分层挖土、运土,随着井中土面逐渐降低,沉井筒身借自重克服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不断下沉而就位的一种深基础或地下工程施工工艺。
3 沉井施工过程
(1)基坑开挖
一般情况下,先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土层分布情况、各土层的力学性能指标及地下水水位深度决定基坑开挖深度,采用0.6m3反铲挖掘机,按设计图纸平面尺寸进行基坑开挖,以便井筒在基坑内制作,降低施工作业面,同时也减少了沉井的下沉工作量。在基坑开挖过程,采用人机配合挖土,要求预留20cm土采用人工开挖,以防坑底土受扰动。人工挖土过程中应将坑底凿平,可采用水准仪进行测控。基坑开挖时应在地面四周设置明沟,防止地表水进行基坑,并在基坑底四周设置肓沟,并设集水坑。考虑到模板及脚手架的支度,基坑四周应留有0.8~1.0米的作业面。
(2)铺砂垫层
沿筒身四周及内隔墙的位置铺设砂垫层,宜选用中粗砂作为地基的传力层。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并洒水,砂垫层厚度及宽度应满足砂垫层的自重应力及沉井第一次制作的重量,通过砂垫层扩散后的荷载值之和小于或等于坑底土承载力特征值,砂垫层设计尺寸计算方法如下:
① 砂垫层厚度的确定
H≥(fak+γ1H-G/B)/γ2
h——砂垫层厚度;
fak——坑底土承载力特征值;
γ1——基底上部土的容重;
H——基坑深度;
G——首节沉井每米重量;
B——刃角踏面宽度;
γ2——砂的容重。
② 砂垫层宽度的确定
B≥B+2t
b——砂垫层宽度
B——刃角踏面宽度
t——刃角垫层宽度
(3)铺设枕木
砂垫层垫平后,铺设枕木,使顶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准仪找平,高差不宜超过10mm,标准枕木尺寸为160mm×220mm×2500mm,枕木间用砂填实,枕木中心应与刃脚中线重合,沉井每米使用枕木根数根据下式计算:
n=
n——每米内枕木根数;
G——首节沉井每延米的重量;
P——每根枕木与砂垫层的接触面积;
f——砂垫层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为100kN/㎡)。
根据经验,枕木间距一般为50cm。
(4)模板支设
在支模前,可在砂垫层顶面铺设一层3cm砂浆,在砂浆表面按设计尺寸进行放线,以便模板正确支设,由于首节沉井高在3~4米左右,为防止发生跑模、胀模等现象发生,通常采用对拉螺杆,间距为50cm×50cm,呈梅花形布置,模板及支撑施工时,必须保证其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5)钢筋绑扎
按设计图纸尺寸进行钢筋翻样绑扎,钢筋间距偏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钢筋连接宜采用电渣压力焊,钢筋保护层可采用砂浆垫块,其保护层厚度应满足施工规范。
(6)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宜采用抗渗混凝土,并用混凝土泵输送,沿井壁均匀对称浇筑,浇筑时采用分层平铺法,将沉井沿周长分成若干段同时浇筑,保持对称均匀下料,以避免一侧浇筑使沉倾斜。振动棒插入间距均匀,快插慢拔,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使上下两层混凝土结合紧密。上下两节沉井的混凝土接缝通常采用宽40cm、厚3mm的止水钢板,沿沉井四周设置,各插入上下两节沉井混凝土一半。
(7)沉井下沉
① 下沉准备
检查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刃角、筒壁、底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Y后方可进行第一次下沉,其余各节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Y方可下沉。根据勘察报告验算下沉系数。当下沉系数较小时,应采取增加配重或流入触变泥浆,减小下沉摩阻力等措施。当下沉系数较大时,可沿井壁外围回填土主,增大总摩擦力。采取不排水下沉时,还需克服水的浮力。因此为使沉井能够顺利下沉,应进行分阶段下沉系数的计算,作为确定下沉施工方法和采取技术措施的依据。下沉系数按正式计算:
K1=(G-F)/Tf
K1——下沉系数;
G——沉井重量;
F——下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