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维的变革(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文字时代,用图画表述和传达信息! 卦画 阳爻 阴爻 八卦 乾 六十四卦 上卦外卦 下卦内卦 否卦 关于“太极” “太极者,立乎天地之先,超乎阴阳之上。” 邵雍 太极,即非太极,是名太极。 《金刚经》句式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庄子.天下篇》 宇宙是分为阴阳的---一分为二 宇宙是一个整体---整体论,合二而一 阴阳相交相抱产生万(事、物、有)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相转化,内因是根据 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否极泰来) 是 此 对 非 彼 错 亦此亦彼 太极 生 两仪 阳爻 阴爻 四象 生 太阳 少阴 少阳 太阴 生 八卦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天 泽 阳 雷 风 月 山 地 《说卦传》: 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 雷风相薄。 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错。 关于“乾” 初九 九二 九三 九四 九五 上九 潜龙 田龙 勤龙 惑龙 飞龙 亢龙 用九:群龙无首 乾上 乾下 乾之启示 对宇宙及人生的基本认识! 做人、做事之纲!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时机不到,位卑力微,不可盲动。等待时机,养精蓄锐,韬光养晦。 3、抓住机遇,初露锋芒。 4、终日循道,刚健自强,谨慎惕惧。 5、适而可止,善于身退。(知足、知止) 6、不居龙首,戒盈忌满。(阳极阴生,物极必反)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两仪即阴阳。四象即组成万事万物之基本要素。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如何表达以上思想? 画画! 阳爻 阴爻 阳中有阴 离,日,火 阴中有阳 坎,月,水 先天八卦,为八幅画。描述了宇宙间八项基本运行规律。 后又由周文王在八卦的基础止,推演出反映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六十回卦。 易 经 变 (化规律) 符号系统 道(规律、法则) 在变中求生存 在变中求发展 如何做人、做事 趋吉 避凶 卦 宇宙 人 我 人与自然 人与他人 身体与心 人与自然 天人合一 人定胜天 一个豪迈却错误的理念: 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 “人类征服自然到什么程度,自然就抱负到什么程度。” 恩格斯 人 天 地 1 龙 2 囚 局限 环境 条件 观念 欲望 3 天 天 地 人 三才 道 三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 东方:敬天,畏天,顺天! 西方:勘天,战天,胜天! 人类万灵! 人类中心! 科学万能! 物质致上! 定位错误! 人类自大狂! 自 大 . 地球危机! 人与他人: 人我合一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论:自我理想,自我价值,自我成就,自我实现… 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竞争法则: 你输我赢,你败我胜,你死我活。 斗争哲学 人 人 人 三人成众,才有力量,才能生存。 儒家思想: 仁 义 礼 智 信 忠 孝 恕 人 二个 孟子曰:仁者,爱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身体与心灵: 身心合一(欲理合一) 物质至上 杜威:《实用主义》讲求功利化。 亚当.斯密:经济学的理论假设,“经济人”:人是自私的;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求大!求多!求快!求好! 私欲膨胀!物欲横流! 心与形: 梁淑溟: 心为形役; 非人。似兽! 形为心役。 真人!非兽。 人与自然: 天人合一 人定胜天 人与他人 人我合一 自我中心 物质与精神 身心合一 物质至上 合 分 宇宙 人 我 天人合一 人我合一 身心合一 和 龢 “和”源于“龢”,又源于“龠”。 《说文》:“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龠是中国古代竹制的吹奏乐器,最初只有三孔,后来发展为多孔,即今所谓的排箫。“龢”以左旁的“龠”表形,以右旁的“禾”表声,表示吹时,从长短不同的竹管发出的“和和”乐音以调和众声。 引申出“和调”、“和谐”、“和合”、“唱和”等涵义。 龠 乐器 书册 和为贵 和而不同 需要 必须 胡锦涛同志的“三和” 和平发展战略 和平外交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合”的哲學與“分”的哲學》 林思雲先生 “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兩種非常不同的文明,中國人的思想方法與西方人亦有極大的不同。中國人與西方人在思想方法上的最大不同之一,就是中國人崇尚“合”的哲學,而西方人崇尚“分”的哲學。” 中醫與西醫的思想方法不同。中醫建立在‘合’的哲學上,強調‘天人合一’,把人體當作一個整體來看,不象西醫那樣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西醫則建立在‘分’的哲學上,強調‘分而治之’,把人體象機器那樣分成各個零件,然後分門別類去研究。西醫根據人體構造和病理病因,分爲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