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概述医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看图识病? 幼年缺乏生长激素: 侏儒症 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克汀病) 注意: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巨人症 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佝 偻 病 ……VitD不足,钙、磷代谢失常, ……骨质软化…… 血钙 血磷 甲状旁腺激素(PTH) 升 降 降钙素(CT) 降 降 1,25 - 二羟维生素D3 升 升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p402) 紫外线 7-脱氢胆固醇 维生素D3原 皮肤 维生素D3 25-羟维生素D3 肾 25-羟化酶 肝 1α-羟化酶 1,25-二羟维生素D3 食物 血 钙 血 磷 骨 肠 肾 PTH 保钙排磷 1,25-(OH)2-D3 25-(OH)-D3 CT 排 钙 排 磷 保钙保磷 骨 * 患儿表现为前囟闭合延迟。骨缝加宽,重者有颅骨软化,按压枕部有乒乓球感觉,称为“乒乓头”,有的可形成“方颅”。“十字头”或“马鞍头”。 婴幼儿时期可在两侧肋骨与肋软骨连接部位肥大,外观看象两串珠子,称“肋串珠”,胸廓下缘肋骨外翻,严重者出现“鸡胸”。以上胸部异常变化必然导致胸廓畸形,以致影响心肺功能,且极易反复肺炎发生。 此外,双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或“X”形腿,以及脊柱侧弯。 除此之外,还常 见有食欲不振,睡眠不安,易夜惊,多汗,汗带酸味,引起局部发痒,在枕部形成秃发,形成枕秃;四肢肌肉无力,关节松弛,独立行走较晚;腹壁和肠肌肌肉松弛,造成肠内积气,腹部膨大,且易腹泻。 第十章 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内分泌腺 内分泌细胞 甲状腺 肾上腺 胰腺 垂体 性腺 第一节 内分泌与激素 内分泌腺 内分泌细胞 表10-1(p369~370):如肾脏、胃肠道、心脏 ——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 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 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hormone) 激素的作用方式 远距分泌 自分泌 旁分泌 神经分泌 内在分泌 腔分泌 telecrine neurocrine paracrine autocrine intracrine solinocrine 激素对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p371) ① 维持机体稳态 ② 调节新陈代谢 ③ 促进生长发育 ④ 调节生殖过程 参与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体温、血压等 参与调节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激素的化学分类: 多肽和蛋白质激素 胺类激素 类固醇激素 廿烷酸 脂类激素 二、激素的化学性质 胺类激素 多肽和蛋白质激素 脂类激素 类固醇激素 廿烷酸 三、激素的细胞作用机制 激素对靶细胞作用: 1.受体识别 2.信号转导 3.细胞反应 4.效应终止 激素对靶细胞作用的实质: 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启动靶细胞内一系统 信号转导程序,最终改变细胞的活动状态,引起 该细胞固有的生物效应。 (跨膜信号转导系统) 细胞外 膜 细胞内 新的信号形式 细胞功 能改变 激素 核受体 膜 受 体 细胞内 细胞膜 细胞外 信号物质 (第一信使) 新信号形式 功能改变 信 号 转 导 系 统 G蛋白耦联受体 G蛋白 G蛋白效应器 (酶) 第二信使↑↓ 代谢改变 酶联型受体 酶被激活或受抑制 代谢改变 核受体 代谢改变 激 素 表10-2 (p373) 三、激素的细胞作用机制 ⒈细胞膜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 第二信使学说 ⒉细胞内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 基因表达学说 (如:醛固酮的作用机制)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ATP Na+ K+ R A mRNA Na+ Na+ K+ A 蛋白质 ATP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信使作用 高效作用 特异作用 (受体的分布、亲和力、数量等) (“信使”,不添成分,不供能) 激素的生物放大效能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信使作用 高效作用 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允许作用等) 特异作用 某激素对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 没有直接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 种激素发挥生物效应的必要基础。 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 糖皮质激素 心肌和血管平滑肌 儿茶酚胺类 五、激素分泌的调控 (一)生物节律性分泌 生长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褪黑素 五、激素分泌的调控 (三)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一)生物节律性分泌 轴系反馈调节 体液代谢物调节效应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及松果体内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