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的卫所制度看灵山卫的建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从明朝的卫所制度看灵山卫的建立   [摘要]卫所制度是明朝的军事制度,它在明朝起过重要的作用。灵山卫作为山东沿海的一个卫,它从明洪武年间建立到清雍正十二年裁撤,期间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明朝初年,面对山东海防的严峻形势和灵山卫在山东沿海所处的特殊位置,设立了灵山卫城。灵山卫城经过精心的选址,在城池的布局上十分合理,将生活和军事防御结合起来。   [关键词]明朝;卫所制度;山东海防;灵山卫   [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46-02   一、明朝卫所制度与设立灵山卫的原因   卫所制度是明朝重要的军事制度,在军事防御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灵山卫是山东沿海一个重要的卫,它的设立,是明朝的卫所制度与当时山东海防的需要及其在山东沿海的特殊位置的产物。   (一)灵山卫的设立是明朝卫所的产物   卫所制度是明代前期重要的军事制度,“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①卫、所设置在要害之地,“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②这是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前朝军事经验教训特别是唐朝府兵制以及自身征战建国过程中的经验创立的制度。“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全称卫指挥使司),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成军”。③分别由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官、小旗官等率领。灵山卫即山东沿海的一个卫,因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区别于一般的卫,辖有前、后、左三所。前所即夏河寨备御千户所,建有城池;后所即胶州守御千户所,附于胶州城;左所在卫城内。辖墩30,边操军324名,京操军289名,守城军180名,屯田军287名。   (二)灵山卫的建立是明朝海防的需要   明初,倭寇对明朝东南地区频频骚扰。洪武初年,“倭奴数掠海上,寇山东、直隶、浙东、福建沿海郡邑”。④在山东沿海,“倭兵数寇海滨,生离人妻子,损伤物命”。⑤“倭无三四岁不犯登莱者”,⑥“诸贼强豪者……纠岛倭入寇”。⑦张士诚、方国珍等部残余势力不断骚扰,其余党多逃亡海上,勾结倭寇,在沿海地区“焚居民,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⑧山东作为沿海省份之一,在洪武年间经常受到倭寇侵扰,并且是受倭寇骚扰较为严重的地区。山东半岛三面环海,与辽东半岛互为渤海门户,而且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这种地理位置使山东半岛成为中日交往的重要门户。历史上日本到中国,大多都由山东地区登陆。洪武初期,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山东成为其主要目标。诚如郑若曾在《筹海图编》中所言:“宋以前日本入贡,自新罗以趋山东,今若入寇,必由此路。”⑨由此可见,山东是洪武初期防御倭寇的重点地区。   “卫所既设官兵,又制有数百料大船,把橹哨船,十浆飞船儿五等,以三四月出哨,谓之大汛;七八九出哨,谓之小汛。盖倭船之来视风所向,清明后风自南来,重阳后风自北,皆不利于行故也。”⑩随着倭寇的不断侵扰,明太祖将卫所制度应用于海防,在沿海要害地区逐渐设置了各种卫所。明朝建立后,朝廷重视山东海防,为防倭抗盗,相继在山东沿海地区建立了众多的卫所,从全国各地调派军官、征集军士屯戍沿海地区,沿渤海、黄海海岸线设巡检司。山东海防重点是登、莱二府之地,“山东海防,惟在登莱二郡”。11朱元璋对此特别重视,特意调整行政区划,以适抗倭之需。洪武九年五月,朱元璋下令改登州为府,设蓬莱县。朱元璋认为,“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府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于是“侧莱州府文登、招远、莱阳三县益登州为府,所属蓬莱县。以脊州府之昌邑、即里、高密三县补莱州府”。12明初,仅登州一府所设卫、千户所,占明代山东沿海卫所的64%。   灵山卫位于莱州府和登州府的交界地区,是在明初海防面对严峻形势下建立起来的。   二、灵山卫的建城   明朝为防范从东海来侵的倭寇,形成了沿海地区南起钦州湾钦州所,北至金州湾金州卫,排布53座卫城、103座所城的布局。这些城池虽然修建年代不同、大小不等、形式各异,但最大的特点都是其防御性。无论是选址还是城墙和城门的位置都是经过反复考虑的,都有其独特性。   (一)卫城的选址   “据州县分野躔次,胶州入胃一度,星曰大梁。高密县亦入胃一度。灵山卫距胶州九十七里,距高密百五十里,当从胃宿分野。莱州府属邑高密、胶州、平度、即墨,其分野皆为鲁,隶徐州。灵山卫在胶州封内,西北高密,东北即墨,其分野从可知矣。旧州志载:胶州在虚、危。固齐之分野乃属掖县、潍县、昌邑之域,不属胶州”。13从苏潜修所著的《灵山卫志》可以看出灵山卫的位置:   登莱濒海要地有三,而胶为最。胶之险   不在于胶,而在于胶之唐岛口。唐岛口在天马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