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IV侵入免疫细胞机制 HIV包膜糖蛋白gp120与靶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 gp120构象改变,暴露出被其掩盖的gp41 gp120-CD4与靶细胞表面CCR5或CXCR4结合,形成CD4-gp120-CCR5或CXCR4三分子复合物 gp41分子N末端嵌入靶细胞膜,促使病毒包膜与靶细胞膜融合,病毒核心进入靶细胞 The life cycle of HIV shown with the points at which pharmacologic agents may block viral maturation, including points for inhibition of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tegrase, TAT transcription, and protease, in this diagram. 2、HIV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 ⑴CD4+T细胞: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 1)HIV直接杀伤靶细胞 * 大量病毒芽生→破坏细胞膜→细胞溶解 * 抑制靶细胞膜磷脂合成→损伤细胞膜功能 * 感染细胞表达的gp120与未感染细胞CD4分子结合→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多核巨细胞→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代谢异常→细胞死亡 * 感染细胞内非整合性病毒DNA、mRNA和病毒核心抗原→干扰细胞功能 *HIV感染骨髓CD34+前体细胞和基质细胞→造血细胞生成障碍 2)HIV间接杀伤或抑制靶细胞 *HIV诱导感染细胞产生细胞毒性细胞因子→抑制正常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 *HIV诱生特异性CTL或抗体,经细胞毒作用或ADCC作用杀伤表达病毒抗原的CD4+T细胞 *HIV编码的超抗原→携带某些TCRVβ的CD4+T细胞死亡 3)HIV诱导靶细胞凋亡 *可溶性gp120或HIV感染DC表面的gp120可与T细胞表面CD4分子交联→靶细胞凋亡 *HIVgp120与CD4分子交联→靶细胞表达Fas分子经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HIV基因编码的tat蛋白→增强CD4+T细胞对Fas/FasL效应的敏感性→促进靶细胞凋亡 (2)单核-巨噬细胞: 是HIV的重要庇护所。被HIV感染后,其趋化、杀菌功能受损,MHCII类分子表达↓→抗原提呈功能↓ (3)树突状细胞(DC): 是HIV感染的重要靶细胞和主要庇护所。感染HIV的成熟DC可与CD4+T细胞结合并传播HIV,导致CD4+T细胞的感染。 (4)B细胞: HIV可多克隆激活B细胞,患者表现为高Ig血症并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5)NK细胞: HIV感染后,NK细胞分泌IFN-γ、TNF-α等能力及其细胞毒活性均下降。 (四)临床分期及免疫学特征 潜伏期长,病程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复杂与多样性 1.HIV感染急期(急性HIV综合征) 多数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体内有HIV复制并释放到体液中.血中可检出gp41、gp120、p24的抗体及特异性CTL,有助于对急性期HIV的清除。 2.潜伏期: 持续6个月~5年或更长,血中Ab+, 无任何症状。但因CD4+T细胞受损而渐进性减少,CD4+/CD8+细胞比值下降,甚至倒置(<1) 3. 症状期:出现AIDS相关症候群 具有非特异性症状,淋巴结肿大,持续一月以上的不规则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达10%,腹泻、肝脾肿大等; 4. 典型AIDS发病期 * 病人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淋巴细胞减少; * CD4/CD8比值倒置,迟发型超敏反应减弱或消失; ?AIDS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机会性感染、肿瘤和神经系统异常 1)机会性感染 *病毒:CMV、EBV、HBV、HSV; *真菌:白色念珠菌、隐球菌; *原虫:弓形虫; *细菌:卡氏肺胞菌(约50%患者发生)、乌胞内分支杆菌; 2)恶性肿瘤:约30%患者发生Kaposi肉瘤 3)神经系统异常:约60%病人患AIDS脑病性痴呆 在AIDS患者中念珠菌属感染是很常见的, 象鹅口疮(上图)尽管不危及生命但十分讨厌.播散性感染是少见的, 左图为念珠菌性肺炎,其类似于细菌性支气管肺炎. 卡氏肺胞菌在肺的外部产生隆起性钙化,形状象粗糙的肾脏 病理变化 淋巴组织的变化 早期,淋巴结肿大,镜下淋巴小结 明显增生,生发中心活跃,髓质内浆细胞浸润 滤泡外层淋巴细胞减少、消失,小血管增生,生发中心被零落分割,副皮质区的CD4+细胞进行性减少,浆细胞浸润 晚期,淋巴细胞几乎消失已尽 继发性感染——肺孢子虫、弓形虫 恶性肿瘤——Kaposi肉瘤 Kaposis sarcoma typically produces one or more reddish purple nodules on the skin, as seen here gr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docx VIP
-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检查细则一.doc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pdf VIP
-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docx VIP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