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三历史的回声文本9阿房宫赋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VIP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三历史的回声文本9阿房宫赋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虚词辨析 (1)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___________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_____________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_____________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___________ (2)焉 盘盘焉,囷囷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 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成为 动词,做,当 介词,给,替 介词,因为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语气词,不译 兼词,于何,在哪里 (3)之 多于南亩之农夫:__________________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_______________ 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 杳不知其所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 骊山北构而西折:_____________ 不敢言而敢怒:___________ 谁得而族灭也:_____________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 助词,相当于“的” 指示代词,这些 助词,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动词,到某处,去某处 表顺承,不译 表转折,却 表顺承,不译 表顺承,不译 表递进,而且 6.翻译句子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蜀地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 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 通道跨越天空,不是雨过初晴,哪里来的彩虹? 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 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7.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②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③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⑤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课外名句——杜牧的名句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③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Ⅱ 文本常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他又和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在诗坛独树一帜。其诗歌语言清丽而又风味清新,风格激荡雄浑而又情致婉约;其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著有《樊川文集》。 二、背景展示 “宝历(唐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且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写《阿房宫赋》,规劝当政者要以史为鉴。 三、文学常识 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作“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作“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作“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作“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vonneshaoq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