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文呈现] [病因分析] 传承中要懂得丢弃 ①在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年轻人对祖宗传下来的浸润着华夏历史及几千年文明的很多东西感到陌生,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握,不知道算盘该怎么打,没有读过线装书,没有见过长命锁,没有上过八仙桌……其实,懂得丢弃不好的文化也是一种进步。(1) 同类叠加,言之无理,持之无故。 (1)本文照搬原材料,没有分析,引述材料后直接表达观点,显得突兀。 ②磕头是旧时礼节,行礼之人需要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着地。据说,这是中国古代各种礼仪中最尊重、最能表达崇拜之情的礼仪。记得慈禧太后要见一个西方传教士,可是传教士只会握手,不肯磕头,这可气坏了老佛爷!到我堂堂中华,见我巍巍太后,不行跪拜之礼,岂有此理?最后多亏太监李莲英给解了围。李莲英告诉慈禧太后,外国人没有膝盖骨,不能下跪。于是慈禧太后免除了传教士的磕头之礼,既顺利完成了接见任务,又维护了慈禧的脸面,真是皆大欢喜。(2)记得阿Q在被抓审问的时候,光头的老头子让他站着,而不是跪着,他怎么也不习惯。可见,磕头对于中国人是何等重要的礼仪。可是,今天还有几个人喜欢磕头呢?(3) (2)论述李莲英的机智,与文章的中心毫无关系。 (3)谈磕头的习俗,与前一段缺少过渡。本段应该谈弊端,但本段的两个事例都没有体现出磕头这种礼仪的弊端,论证角度不明,且所举事例不够恰当。 ③古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4)现在桃符早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春联,难道还要把春联重新换成桃符吗?用春联而不用桃符,并不影响我们中国人。相反,非要把春联再改回桃符,这要浪费多少木材?再说燃放鞭炮的习俗。现在家家有电视,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看各种文娱节目,不比放鞭炮有意义吗?据统计,每年春节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要死伤许多人。鲁迅先生说过,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5)(6) (4)引用古诗时未写出具体作者或作品的名称。 (5)引用鲁迅的名言,放在段尾不合适。 (6)第③段论述挂桃符和放鞭炮的习俗。桃符、鞭炮属同类素材,简单地罗列在一起,缺少论证力度。 ④满人入关,强迫汉族男人要像满族男人一样,在后脑勺留一辫子。清初,汉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习惯,不知拼死了多少条人命。三百年后,留辫子已成为汉人的习惯,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到处剪辫子,这一下许多人又不习惯了。阿Q就因为钱秀才留洋剪了辫子而骂他是“里通外国的人”,称他为“假洋鬼子”,可见他对辫子是多么深情。(7)他明明十分向往革命,但他就是舍不得把辫子剪去。其实,那辫子有什么值得保留的呢? (7)论述留辫子的习俗,这里又用阿Q做例子,与上文重复,而且缺少议论和分析,论证角度不明,导致文章的论证层次不明显。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我们不必为被潮流抛弃的枯枝而惋惜。(8) (8)结尾虽引用古诗名句,却仓促收笔,没有深入分析总结。 [佳作再续] [亮点评析] 脱掉长衫马褂更精神(1) ①21世纪的中国,正以巨人般的雄姿告别昨天,迈向未来,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现。可是有人却不习惯现代生活,他们感叹:线装书散了,长命锁丢了,八仙桌毁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其实,在迈向新生活的途中丢了几件破烂的长衫不必大惊小怪。(2) ②翻开悠悠历史,不难发现,一路走过来,我们丢掉的实在不少啊!(3) 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1)题目新颖形象。 (2)第①段紧扣材料,在批评中提出中心论点。 (3)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先说礼仪。磕头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拜寿要磕头,请安要磕头,谢罪要磕头……磕头成了晚辈见长辈、下级见上级必不可少的一个“礼物”。可是,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磕头呢?中国封建社会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磕头就是这样一种意识的体现。磕头,在几千年封建社会里一直充当着封建伦理文化的“婢女”,它漠视个人的人格尊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作为一种陈规陋习,为现代文明的进步与理性浪潮所坚决摒弃与埋葬,是理所当然的。(4) (4)第③段是论证角度一,从礼仪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以磕头的习俗作为论据议论分析,论证有力。 ④再说用物。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其实爆竹不完全是迷信用品,先人更多地用它来制造喜庆的气氛。在古代,人们居住分散,野外较为空旷,放鞭炮既能渲染喜庆的气氛,又不会对他人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今天情况不同了:人口纷纷涌向城市,一个小区里,楼上楼下,住着几百家,一家放鞭炮,几幢楼不安宁;在农村,电线、柴草到处都是,一个爆竹可能引起一场大事故。所以,像燃放鞭炮这种妨碍他人生活的传统,自然不应该去发扬光大。(5) (5)第④段是论证角度二,从用物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以放鞭炮的传统习俗作为论据,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评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习题课件新人教版(1).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习题课件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件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课件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习题课件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课件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习题课件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习题课件人教版.ppt
-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文本13荷塘月色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文本14金岳霖先生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文本15林黛玉进贾府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文本16祝福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文本17边城(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专题写作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一珍爱生命文本1我与地坛(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一珍爱生命文本2鸟啼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一珍爱生命文本3最后的常春藤叶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 全国通用版高中语文专题一珍爱生命文本4说书人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最近下载
- 一体机-柯尼卡美能达-bizhubC220说明书.pdf VIP
- BS EN 60079-32-2-2015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急诊科患者转运途中突然病情变化应急预案.pptx VIP
- G30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景家口至清水驿段扩容改造报告书.pdf VIP
-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查房——护理问题及措施与健康指导.ppt VIP
- 零星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一种比色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Cu-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 中国农业银行超柜业务及账户管理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VIP
- 第三章第一节SOLAS公约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精品课程 ....ppt VIP
- 小学田径教学教案全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