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 异常血压 高血压 低血压 收缩压≧140mmHg 和/或 舒张压≧90mmHg 正常高值血压 prehyepertension 收缩压:120-139mmHg 舒张压:80-89mmHg 或 循环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 * 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 交感神经:正性变时、正性变力、正性变传导 心迷走神经:负性变时、负性变力、负性变传导 * 支配血管的神经: 缩血管神经纤维:交感神经纤维,又称交感缩血管纤维。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 * 心血管中枢:延髓 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 !! Y由节后纤维末梢释放 心血管反射 *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觉反射(高压力感受器) , 减压反射 * 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低压力感受器) 缺氧、CO2分压过高、H+浓度过高等,刺激化学感受器。效应主要是呼吸加深加快 ,其次导致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舒张,骨骼肌和内脏血管收缩。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作用超过心输出量减少作用,故血压升高。 !! 血管壁的机械牵张(容量感受器 ) 化学物质:前列腺素、缓激肽等 动脉血压↑→压力感受性反射→心率↓,外周血管阻力↓ ,血压↓ *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 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depressor reflex) 循环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循环血量↓ 动脉血压↓ → 肾血流量减少 肾交感N兴奋 ↓ 肾近球细胞分泌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肝脏产生)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Ⅰ(10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肺内) 血管紧张素Ⅱ(8肽) ↓血管紧张素酶A(血浆和组织中) 血管紧张素Ⅲ(7肽) !! *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分泌 肾上腺素:α受体+β受体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部分神经元分泌 * 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舒血管物质:前列腺素I2、NO。 缩血管物质: 内皮素 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心肌β1受体 * 血管升压素 促进肾集合管重吸收水份 收缩血管平滑肌 参与循环系统调节的其它活性物质 *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舒张血管,参与对血压和局部组织血流的调节 * 前列腺素 不同前列腺素对血管平滑肌作用不同 * 阿片肽 β-内啡肽:垂体释放,降低血压。 * 组胺 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 心钠素 牵拉心房壁 内皮素 血管升压素 心钠素 血管舒张 外周阻力降低 每搏输出量减少 心率减慢 心输出量减少 前列腺素E2—舒血管 前列腺素F2α—使静脉收缩 前列腺素I2—舒血管 舒张血管 局部血流调节 * 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 局部组织中的氧和代谢产物对该组织局部的血流量起代谢性自身调节作用。 * 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 血管平滑肌本身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 称为肌源性活动。 * 弹性膜,弹性蛋白构成,弹性膜之间为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纤维。随动脉管径变小,弹性膜逐渐变薄。 外膜:营养血管为外膜与中膜提供营养,内膜营养来自血管中血液。 * 大动脉的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较少 ;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相当丰富,又名肌性动脉; * 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高度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上升达颅底,穿过颈动脉管入颅;颈外动脉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个终支,颈外动脉沿途分支很多,主要分布于颅腔以外的头颈各器官和软组织。 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有两个重要结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 毛细血管床开关的调节(毛细血管前、后阻力血管)对血压的影响 * 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适宜刺激是动脉管壁牵张刺激。 * 组织受到损伤或发生炎症和过敏反应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循环系统---脉管系统 vascular system * 动脉 Artery * 毛细血管 Capillary * 静脉 Vein * 淋巴管 Lymphatic vessels 脉管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