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 K9培训数据处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像镶嵌 以下是左右两幅影像,通过镶嵌功能,可以把两幅影像镶嵌成一幅影像 * 影像镶嵌 打开MapGIS遥感影像系统 影像镶嵌 第一步:选择“影像处理”——“影像镶嵌” 影像镶嵌 第二步:添加需要镶嵌的影像文件 影像镶嵌 第三步:设置镶嵌范围、镶嵌设置 影像镶嵌 第四步:输出设置、镶嵌预览和影像镶嵌 影像镶嵌 第五步:影像镶嵌 镶嵌结果浏览 影像裁剪 在MapGIS遥感影像系统中完成影像的裁剪 选择“影像预处理”——“分块裁剪” 裁剪模式: 按块大小 按块数目 AOI区裁剪 适量区裁剪 自定义多边形 按影像范围裁剪 影像裁剪 裁剪结果浏览 影像融合 高光谱低分辨率影像 全色影像 局部放大影像 局部放大影像 影像融合 影像融合的基本流程: 影像融合 第一步:打开,开始——程序——MapGIS K9——遥感处理平台,通过“添加图层”的方式把“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添加上来。 影像融合 第二步:单击“影像信息” 分别查看两幅影像的分辨率是否相同 若不同要对多光谱的影像数据进行重采样,使两个影像的分辨率相同。 全色影像信息 高光谱影像信息 影像融合 第三步:影像重采样。 两幅影像的分辨率不同(全色影像分辨率为0.6,多光谱为2.4),对多光谱影像进行重采样,修改分辨率为0.6。 影像融合 第四步:影像融合 在“影像预处理”菜单中选择“影像融合”。 影像融合 第五步:多源影像融合设置 分别选择参与融合的“全色影像”、“多光谱影像”和“融合方法”(常用加权融合法), 影像融合 融合后影像 局部放大影像 小比例尺的非标准图框 第一步: “工具”—“生成梯形图框”—“生成任意梯形图框”, 第二步:输入起始经纬度,去掉“绘制标准分幅图框”前的勾,这里以生成1:10万图框为例 * 小比例尺的非标准图框 第三步:设置投影参数,分别设置空间参照系类型、地理坐标系名称和投影类型 * 空间参照系 地理坐标系 投影坐标系 小比例尺的非标准图框 第四步:点击“确定”后,弹出如下对话框,根据需要,对相应参数进行设置; 注意:“将左下角平移为原点”和“旋转底边水平”这两项一般不选。 * 小比例尺的非标准图框 第五步:设置好后,“确定”,选择保存位置,最后,生成的图框自动添加到当前地图。 大比例尺的标准图框 以1:2000为例,其他大比例尺的标准框生成方法类似; 第一步:单击“工具”—“生成矩形图框”—“生成1:2000矩形图框” * 大比例尺的标准图框 第二步:弹出“1:2000图框”如图,设置横纵向起始公里值、公里值间隔和选择矩形分幅方法,其他可采用默认设置,单击“确定”按钮,选择保存位置,即可生成1:2000标准图框; 大比例尺的标准图框 1:2000标准图框如图: * 大比例尺的非标准图框 以1:2000为例,其他大比例尺的非标准框生成方法类似; 第一步:单击“工具”—“生成矩形图框”—“生成任意矩形框” * 大比例尺的非标准图框 矩形分幅方法为: 任意矩形分幅; 设置起始公里值、 结束 公里值、公里值间隔 设置比例尺 第二步:设置图框参数 大比例尺的非标准图框 1:2000的非标准框,如下图 * 类投影 如图,分别栅格影像图(高斯大地坐标系北京54,3度分带38号带)和矢量图框(1:1万北京54 ,3度分带38号带),它们不能套合在一起,因为坐标位置不同,需要对图框进行投影转换; * 类投影 第一步:单击“工具”——“投影变换”——“类投影” 第二步:打开图框 * 类投影 第三步:选择保存位置,设置目的空间参照系,设为 “高斯大地坐标系北京54—3度分带38号带”,点击“应用”,确定即可; 类投影 投影后,将栅格影像和图框套合显示如下图: * 成批投影或转换 第一步:点击“工具”—投影变换—“成批投影或转换”, 第二步:打开源地理数据库和设置保存目的数据库位置,选择待变换的地理要素; * 成批投影或转换 第三步:选择“投影变换”,弹出对话框,设置目的空间参照系,点击“执行”按钮,转换完毕。 误差校正 ——在图形的扫描输入或是数字化过程中,由于操作的误差、数字化设备的精度以及图纸的变形等因素,使得输入的图形存在局部或整体的变形。为了减少输入图形的变形提高图形精度,要经过误差校正。 * 误差校正 误差的来源: 在矢量化的过程中,由于操作误差,数字化设备精度、图纸变形等因素,使输入后的图形与实际图形所在的位置往往有偏差;有些图元,由于位置发生偏移,虽经编辑,很难达到实际要求的精度,说明图形经扫描输入或数字化输入后,存在着变形或畸变,须经过误差校正,清除输入图形的变形,才能使之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 误差校正 误差的分类:源误差、处理误差和应用误差; 其中数据处理误差远远小于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