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PAGE 4 -
論孟選讀(下) 第8回
範圍:附錄 學庸選讀
__________科__________班 座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總 分
一、單選題 (10題 每題5分 共50分)
(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上引文字中的「本」、「末」、「終」、「始」分別指何? (A)「本」、「末」二者,前者指「明明德」,後者指「知止」 (B)「終」、「始」二者,前者指「親民」,後者指「能得」 (C)「本」、「末」二者,前者指「明明德」,後者指「親民」 (D)「終」、「始」二者,前者指「明明德」,後者指「親民」。
( )2.有關大學八條目的部分,下列選項的說明何者錯誤? (A)在個人方面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B)在社會方面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C)修己是「明德」,治人則是「親民」 (D)八條目全部都屬於治人的部分。
( )3.「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此言意近於: (A)君子之學以為己,小人之學以為人 (B)君子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C)君子矜憫萬物,捨己為人 (D)君子應當以身作則,善於推行恕道。
( )4.有關「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成德之君子欲教化人民「如保赤子」,須如同新娘宜先學養子之後才嫁一般 (B)推盡孝之心於事奉國君 (C)推盡悌之心以事長上 (D)推慈愛之心以役使百姓。
( )5.「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有關這段話的闡釋,下列何者錯誤? (A)所謂「中」,就是天理的本然,不偏不倚,一切事物都呈現穩定平和的狀態 (B)所謂「和」,就是情感發動後,都能與人保持和平,沒有爭執 (C)「中」,此一天理的本然即是「天下之大本」 (D)「和」,是天下古今之人所共同遵循的法則,是「天下之達道」。
( )6.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關於上引文字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乃說明有周文王、武王這樣的聖賢在位,才有這樣良好的政治施行;這樣的聖賢死亡了,這種政治就熄滅了 (B)「夫政也者,蒲盧也」乃指良好的施政就像蒲葦一樣的脆弱,不易持久 (C)「人道敏政,地道敏樹」比喻治理國政就像種樹一樣,如果得到賢人施政,地方也就能很快地欣欣向榮起來,施政可以很快有成效 (D)「布在方策」是指周文王、武王的善政,都散記在各種典籍上。
( )7.「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關於上引文字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君子修身應以善事雙親為根本 (B)欲善事雙親,須先知道人性 (C)欲知道人性,則不可不知道天理 (D)最後呈現「內王外聖」的儒者形象。
( )8.「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有關此段文字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凡事預先有準備就能成功 (B)說話先有預備就不會詞窮理屈 (C)做事先有預備,就不會困窘,如同「江心補漏」 (D)行為先有預備,就不會愧疚不安。
( )9.「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其「擇善而固執」的方法及成效,下列何者錯誤? (A)須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B)果能如此做到,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C)其功夫在於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D)一切都以「仁」為原動力。
( )10.下列文句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以物傷性」意謂玩物喪志 (B)「翠綸桂餌,反所以失魚,言隱榮華,殆謂此也」;「言隱榮華」強調吉人之辭寡 (C)「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與民由之」意謂君子得志之時,便將所得之道,推行於民 (D)「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恐懼乎其所不聞」意謂君子求知若渴,唯恐遺漏該明白的事。
二、多選題 (5題 每題5分 共25分)
( )1.下列有關中庸的敘述,何者正確? (A)與大學相同,原為禮記中的一篇 (B)「中庸」一詞,最早出現在禮記當中 (C)意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而又雖平常但不可改變的道德 (D)全篇三十三章,後人稱之為孔門最高的人生哲學 (E)強調修養從「中和」開始做起,達到「慎獨」的境界。
( )2.下列文句皆有「辟」字,其意義相近的選項是: (A)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B)友便「辟」,友善柔 (C)有為者,「辟」若掘井 (D)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人 (E)君子之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