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蓝天的铁路—青藏铁路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向蓝天的铁路—xx铁路 xx铁路简介  修建xx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xx铁路北起xx省xx市,南至xx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里,其中xx至xx约846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将要动工修建的xx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火车站引出,过南山口后,上xx高原腹地,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xx自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xx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线路走向与xx公路基本并行xx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216公里。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 xx铁路的内涵 xx勘测设计历史 xx铁路(xx至xx段)自1955年第一次“踏勘”开始,至今共进行过3次大的勘测设计工作,均由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承担 第一次:1955年至1961年。 第二次:1974年至1978年。 第三次:1996年至今。 2001年3月1日,铁一院在格尔木举行了勘测誓师大会,正式拉开了xx铁路建设的序幕,定测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就此全面展开。截止3月25日,已有有关单位的1100人、80余台钻机参与会战。其中xx铁路先期开工的格尔木至望昆段(南山口至纳赤台)63公里的勘测、勘探任务全部完成,xx铁路定测工作初战告捷,先期开工有了可靠保证。工程最高峰时(4月初),将会有1900余人的勘测、设计、科研队伍同时奋战在这块世界最高的高原上,这也是xx铁路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勘测会战。 xx铁路建设直面“三大难题” 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xx铁路建设的高原生理、高原冻土施工和环境保护″三大难题(数学世界三大难题,武侯区破解三大难题,希腊 几何三大难题) 穿越冻土区(冻土是指在零摄氏度和零摄氏度以下冻结,并且含有冰的岩土。) 面临缺氧环境 跨过地震带 环保要达到国家标准 路基处理方案 片石路基施工 路基处理方案 (二)热棒 在xx铁路一些路段,两排直径约15厘米、高约2米的“铁棒”插在路基两旁。这些铁棒被称作热棒, 热棒将成为治疗xx铁路冻土病害的“青霉素”。热棒又叫无芯重力式热管、热虹吸管,它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反向不能传热。可以说是一种不需动力的天然制冷机。在冬季,管内工作介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带走管内热量;在暖季,热棒则停止工作。 路基处理方案 (三)通风管 xx铁路采取了,在修基内横向埋设水平通风管,冬季冷空气在管内对流,加强了路基填土的散热,降低基底地温,提高冻土的稳定性。 施工历程 寄语 载着亿万人民心愿的列车驶向神圣的雪域高原直达天际,告别昨日的神秘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Thanks for everyone * xx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xx高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xx铁路工程总投 资262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xx铁路的修建,将结束xx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xx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xx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强内地与xx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将发挥重要作用 。 (一)片石路基 原铁一院地质路基处总工程师、xx铁路副总体设计师张钊设计,xx铁路所采用的片石气冷路基是在路基的垫层之上设置一定厚度和空隙度的片石层,利用高原冻土地区负积温大于正积温的气候特点,加快路基基底地层的散热,取得了降低地温和保护冻土的效果。   为确定最合理有效的片石参数,工程技术人员对这种路基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室内摸拟试验和试验段工程测试分析,探索出最合理的结构形式、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确定了路基垫层厚度、片石层厚度、粒径、强度等极为具体细微的要求,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片石层上铺设厚度不小于0.3米的碎石层和加设一层土工布的措施。这一措施已在沿线117公里的高温不稳定冻土区加以应用。经过几个冻融循环的观测分析,确实起到了降低路基基底地温和增加地层冷储量的作用,路基沉降变形明显减小并基本趋于稳定。事实证明这是主动降温、保护冻土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工程措施。 *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