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复旦大学精品课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识课程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1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2015年上海市重点课程 本班授课教师:吕红教授,余垚副教授 教学团队:7位科研教学一线具高级职称老师 复旦大学生科院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2151630578 Email:honglv@, yaoyu@ 2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学习通识课程有助于架构多学科的知识体系 •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19世纪, 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 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 识教育。 • 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本科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多门类学科的基础知识, 培养杂学旁收,换位思考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从而构筑完整的现代知识体系,为应对多元化 的就业环境做好准备。 3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外行”的贡献 • 据1999年到2004年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诺贝尔 医学(生理学)奖就有84.6%的获得者是非生物学背景 出生。而从百年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看,41%的获奖者属 于交叉学科,由此可见“外行”来谈论生命科学的重 要性。(引自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玉良校长公开课) • 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知识后, 可以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来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4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学习生物技术知识有助于科学分析身边的生物问题 案例一:转基因问题 • 2015年3月26日,崔永元复旦讲“反转 基因”遭生科院教授“砸场” • 双方隔空对掌,教授吃了嘴亏。 • 对于转基因,小崔“反”的是什么? 5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学习生物技术知识有助于科学分析身边的生物问题 案例二:酵素 • 关于酵素的说辞: 酵素是“酶”。酶是维持生命活动 的重要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