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系统王华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第二代直升机:60~70年代 主要技术特征是:安装了第一代涡轴发动机,全金属桨叶和金属铰接式桨毂构成的旋翼,机体仍为铝合金半硬壳式结构,开始采用初期集成微电子设备,最大平飞速度达到250公里/小时,振动水平约0.15g,噪声水平约100dB。 代表机种:米-8、超黄蜂 Mi-8 超黄蜂SA321 3.第三代直升机:70~80年代 主要技术特征是:安装了第二代涡轴发动机,全复合材料桨叶和带有弹性元件的桨毂构成的旋翼,机体部分使用复合材料,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子设备和较先进的飞控系统,最大飞行速度约300公里/小时,振动水平降至0.10g,噪声水平约90dB。 代表机种:海豚、黑鹰、阿帕奇 SA365 UH-60 AH-64 4.第四代直升机,90年代以后 主要技术特征是:安装了第三代涡轴发动机,装有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翼型、桨尖和先进的复合材料桨叶,无轴承或弹性铰等新型桨毂,机体大部分或全部使用复合材料,电传操纵,机载电子设备采用数据总线、综合显示和任务管理,先进的飞控和通信导航系统等,最大平飞速度达到300公里/小时以上,振动水平0.05g,噪声水平80dB。 代表机种:科曼奇,NH-90 RAH-66 NH90 四、名词术语 桨盘: 旋翼锥体: 方位角: 前行桨叶: 后行桨叶: 旋翼构造旋转平面: 桨距: 总距: 四、名词术语 挥舞运动,摆振运动,变距运动,诱导速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技术研究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直升机技术研究所 王 华 明 025 hm_wang@nuaa.edu.cn 参考资料 1.《直升机部件设计》 2. 《航空发动机构造》 课程简介 介绍直升机技术发展历程,直升机典型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 第 一 章 概 述 直升机一种旋翼飞行器,直升机飞行所需的升力是靠旋翼旋转产生的,同时,旋翼又是直升机的操纵面,直升机通过旋翼拉力的倾斜实现前进、后退和侧飞。 一、直升机飞行原理 旋翼一般由发动机带动在空气中旋转,给其周围的空气以作用力矩,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空气也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力矩作用于旋翼,该力矩从旋翼传到机体上,将使机体发生逆向旋转,这个反作用力矩通常称为反扭矩。 为了消除旋翼的反扭矩以保持直升机航向,出现了不同构造型式的直升机。 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 VS-300 二、直升机构型 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 UH-60 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 Mi-4 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 Mi-8 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 Z-8 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 Z-9 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 Z-11 共轴双旋翼式直升机 Ka-50 纵列双旋翼式直升机 CH-47 横列双旋翼式直升机 (米-12) 交叉双旋翼式直升机 H43-B Huskie 倾转旋翼机 V22 三、直升机的发展历程 竹蜻蜓 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 三、直升机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垂直飞行尝试(1907年8月,法国) Gyroplane No. 1. 1919年,俄国 1919年,西班牙 1923年,英国 1927年,美国 单旋翼带独立尾桨动力的垂直飞行器(1925年,荷兰) (1930年,意大利) 共轴双旋翼 (1931年,匈牙利) 纵列双旋翼 (1933年,比利时) 旋翼机C4首飞,1923年1月9日,西班牙 VS-300(1940年,美国)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直升机在技术上经历了几项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从技术特征来看,大体可分为四代: 1.第一代直升机:30~60年代初 主要技术特征是:活塞式发动机、金属/木质混合式旋翼桨叶,机体为桁架式或半硬壳式,简易的仪表和电子设备,最大飞行速度约200公里/小时,全机振动水平约0.2g,噪声水平约110dB。代表机种:米-4、Bell-47 Mi-4 Bell-4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技术研究所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