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第3期 海外华文教育 No.32016
(总第80期) OVERSEASCHINESEEDUCATION GeneralSerialNo.80
编者按:
自20世纪中期以来,针对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及还原研究对象自然属性的工作在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对研究对象真实性的忽视及采用单一研究方法的做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语言产生的原因本来就不
单一,是无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语言研究必须尊重语言产生的规律、从其产生的诸多因素出发,实事求
是地分析、归纳其产生的原因与要素、描述其发展的真实过程和结果。跨学科方法是唯一能解开语言这些现象的
钥匙。并已实际形成了众多跨学科研究领域,其中,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大数据研究成为新的跨学科主题。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作为最新的跨学科研究理论,着重研究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系统的层级性及嵌入性、
系统的自我组织及与环境的互动、系统变化的不可预知性以及非线性特征。作为动态性、非线性和开放性的复杂
系统,语言以其微观层面的自组织性和互动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生态系统。可见,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不仅有
利于我们从动态角度更好地掌握应用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而且这种跨学科结合也为未来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思
路,使我们能够多角度全面认识语言学研究。
大数据(BigData)指自然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纪录下来的真实材料,具有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
(Variety)、价值(Value)等特点。这些材料真实地纪录了发展过程的轨迹与发展的结果。对这些发展轨迹和结果
进行处理可以揭示今后的发展方向。大数据处理模式能带来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能力,能更
有效地处理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2012年3月美国政府启动“大数据国家战略”,白宫科技政策办
公室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这是继1993年宣布“信息高速公路”之后美国的又一重大科技部署。大数据
的提出将在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研究、教育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突破,从政府到企
业,从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部门到商业、科技领域,大数据技术正在催生各个领域的变革。
厦门大学郑通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复杂动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大数据的构建,郑通涛
(1985)还在国内首次提出“语言生态学”的概念,并阐释了语言生态系统的对立、互补、共生、依附、离异、反对、交叉
等7种“直关系”以及其他多种复杂的“旁联系”,并从系统的复杂性与变化的难测性解释了语言规律的局限;郑通
涛(2014)还从复杂动态系统视角来看对外汉语的教与学,着手探讨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意义和功能,把文化
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本身纳入复杂动态系统的研究范围,后来许希阳、吴勇毅(2015)也从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争论
出发,对该理论进行了论述。
可以说,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讲求动态性,大数据讲求静态性,二者正好可以构成一个动静结合的完整形态,必
将引领包括语言学在内的诸多领域的学术研究范式的变革,本刊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发厦门大学郑通涛教授及其
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以飨学界,也特别欢迎学界同仁惠赐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与大数据研究主题相
关的学术佳作。
———本刊编辑部
大数据时代的汉语国别化教材研发
———兼论教材实时修订功能
郑通涛 曾小燕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厦门361102)
收稿日期:20150215
作者简介:郑通涛,男,博士,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与传播、汉语国际推广、人工
智能、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网络教学以及计算机与语言学交叉研究。Email:tongtao@xmu.edu.cn
曾小燕,女,博士生,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Email:xiaoyanzeng0313@163.com
项目基金:国务院侨办华文远程教育平台建设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X20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