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他人聽了,都哈哈大笑,鬧成一團。只有金發伯默不作聲,他低垂著頭,抽著紙菸。秀潔抑制著內心的激動,轉頭去看戲臺。在剛暗下來的天色裡,猶未燃燈的單薄的戲臺,便在她的眼中逐漸模糊起來。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鍘美案 課 文 本篇小說的人物:戲班團主金發伯、金發伯的兒媳阿旺嫂,以及秀潔、翠鳳,他們之間對於歌仔戲的想法,其實便是當日臺灣許多歌仔戲團面臨解散命運的總縮影。面對無可奈何的社會型態轉變交替,臺前,觀眾三三兩兩,稀少得可憐;臺後,小兒啼哭,乏人照料。演員無心唱戲,甚至發生演戲中途不顧一切逕自下場,差點開天窗的狀況,說明人們已不願再為傳統藝術堅持立場,且心灰意懶。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小說人物 故事由散場之後兩個演員的口角衝突開始,引發團員間你一言、他一語的辯論與表述想法。而此時藉由秀潔的回憶,一幕幕回到玉山歌劇團當年的盛況空前:「觀眾黑鴉鴉擠了一片」,而後,戲團生意每下愈況,團員相繼離去……。戲團主人金發伯又是如何由當初的頑強抗拒、不願向環境妥協,最後竟「像一頭受傷的猛獸」,逐漸被現實打敗。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寫作手法 歌仔戲在這樣的遭遇下,必須面對一切殘酷,在如此困境中,歌仔戲像一個年老力衰的老者,踽踽獨行。而團主與團員的心情,也從堅持一脈相承的傳統藝術,到寂寞茫然。 洪醒夫寫這篇小說,其實有相當深沉的悲憫情懷,他是眼見一種盛極一時的傳統藝術,無助地在一連串賡續而來的困阨裡失落了一切。而環境又像一面篩子,篩出了一樁時代中的悲劇,以及一幕人間苦難。在金發伯最後那比哭聲更令人難以承受的笑聲中,我們彷彿感受到一種失落夢想的自我慰藉,也留下許多值得深思的文化傳承問題。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文化如何傳承 空間─舞臺上的演出v.s臺下的生活 完整版的散戲,是一篇意象繽紛、主題沉重的小說。作者巧妙地運用時空交錯的手法,忽而臺上,忽而臺下;忽而臺前,忽而臺後;一下子過去,又一下子現在。在臺灣日漸西化的社會背景上,描寫臺灣歌仔戲衰落的景況。 本篇小說人物─玉山歌劇團的幾位演員,就是當時臺灣許多逐漸凋零的歌仔戲團的縮影。故事在過去與現在的不同時空中反覆交錯,強烈對照,張力十足。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情節結構 時間─現在的沒落v.s過去的輝煌 〈散戲〉故事的背景大約在民國六十年以後,當時正值臺灣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型態急遽改變,使得農村風貌快速走樣。許多新興娛樂紛紛出籠,電影、電視、金光布袋戲、歌舞秀、工地秀、牛肉場等,昔日風光一時的歌仔戲,受到了空前的衝擊,漸漸式微沒落。 主人翁都有榮耀的過去和悲苦的現在,他們都有天堂、人間的變化歷程。在他們的生活中都可喚起對過去的回想,酸、甜、苦、辣,感慨萬端。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情節結構 小說的敘事觀點約可分為: 1.介入故事的敘事者(第一人稱): (1)敘事者是主要角色:由「我」敘述關於「我」的故事。 (2)敘事者是次要角色:由「我」敘述他人的故事。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小說敘事觀點 2.不介入故事的敘事者(第三人稱): (1)全知觀點:這種敘事者能夠全面地、立體地介入人物的行動和心理之中,完全掌握故事的來龍去脈,常對人物、故事、問題加以評論。如洪醒夫的散戲。 (2)局部全知觀點:敘事者選擇性地以個別人物為中心,除此以外,其他人物或時空呈現非透明狀態。這種觀點使讀者「設身處地」進入某個人物的世界,容許小說留下供讀者思考的空間。 (3)客觀敘事:像戲劇一樣具體呈現生活片斷,缺少對人物的評論或提要式敘述。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第三人稱 3.綜合的觀點: 一篇小說可以純用一種觀點,也可以適當地綜合不同的觀點來敘事。在長篇小說裡,「全知」可與「局部全知」交替運用。在一些短篇小說裡,「第一人稱」可轉移為「第三人稱」(魯迅祝福),「套盒式」的人稱混用,如契訶夫的〈萬卡 〉(第三人稱敘事加入了第一人稱的書信體)、魯迅〈在酒樓上〉(第一人稱敘述中嵌入另一個第一人稱敘述)。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电解制氢工艺》课件.ppt VIP
- 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素材积累)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统编版).pdf VIP
- 1-6届汇总中南地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竞赛”试题与答案.pdf VIP
-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方案范文.docx VIP
- 2024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专技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诗化小说+课件.pptx VIP
-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T35796-2025(附服务流程).docx VIP
- 项目建筑垃圾排放台账.docx VIP
- GB 50794-2012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高清晰版.docx VIP
- 中国航空学会-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