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默中的飛馳──
唐捐《大規模的沉默》中的符指過程
PAGE
PAGE 15
沉默中的飛馳──
唐捐《大規模的沉默》中的符指過程
沉默中的飛馳──
唐捐《大規模的沉默》中的符指過程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對象是《大規模的沉默》一書中,其符指過程裡,文本之藝術性所在的結構方式。透過意符語象與涵指系統等兩個部分,將該書中之篇章皆視之為是一個巨大的語象系統。進而析解其系統之意符語象與內容間的詮釋關係,再分別從其涵指系統中的意象組合與轉換等兩個部分,討論該書在意象組織上的書寫結構,企圖釐清《大規模的沉默》一書,從表層語象到其涵指系統間的組織原則。
關鍵詞:語象、涵指結構、符指過程
一 前言
早在一九六五年,余光中就已經提出一種在中國文字中煉丹的寫作方式 他在《逍遙遊》一書的後記裡提到:「嘗試把中國的文字壓縮、搥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併攏,折來且 疊去,為了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性。我的理想是要讓中國的文字,在變化各殊的句法中,交響成一個大樂隊,而作家的筆應該一揮百應,如交響樂的指揮杖。」參見余光中《逍遙遊》,台北,九歌出版社,
他在《逍遙遊》一書的後記裡提到:「嘗試把中國的文字壓縮、搥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併攏,折來且 疊去,為了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性。我的理想是要讓中國的文字,在變化各殊的句法中,交響成一個大樂隊,而作家的筆應該一揮百應,如交響樂的指揮杖。」參見余光中《逍遙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6月10日,頁262。
這種寫作型態可說是散文藝術發展的精粹,在敘事之外,散文作者本應承擔一種文字藝術家的道德責任。因此唐捐在散文書寫中所做出的一系列展示,應當視之為是白話散文在文學獎機制的鼓動下,一種大幅度的躍進。這種躍進使得散文閱讀不再清晰而流暢,取而代之的,是必須在各種跳躍的意象間穿梭與解碼。是故,散文的閱讀遂回歸於詩學的體制裡頭,使得其散文的文字凝縮而且飽滿,不單只是單向地書寫一己之情志,更透過其應用文字時的嚴密組構,使得該散文敘述之藝術性獲得最大的提升。
正如鄭明娳在《現代散文構成論》中所提到的:「意象論就是『散文的詩學』」其歸納性地解釋:
作者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是透過心象互相還原、甚至互相衍生,這種還原
和衍生的結果就在意象呈現出來,透過意象的訊息,傳達到讀者的心裡。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4月,頁73。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4月,頁73。
鄭明娳在此所討論的意象,僅僅是將「意象」視之為是一種散文的構成元素之一,其前提是以傳統散文以敘述為主、意象為輔的敘述型態做為例證,然而在《大規模的沉默》中,意象則取代敘述成為一種主要的結構方式。換句話說,在《大規模的沉默》中之敘述,事實上是以一個意象扣接著一個意象相互衍生而成的,無論是從其題目到具體內容的陳述,皆展現著一種以意象引導敘述的結構策略。這種集十年歲月鑽磨、組構而成的精緻散文,一出手就引起許多評論者關注,但系統性的單篇論文仍是較為罕見的。
因此,本文遂以《大規模的沉默》為主要討論對象,試圖將該書中之篇章皆當作是一個有機的符指系統,以符指系統為主體,討論該書從符號徵象開始之繁衍與組構。透過結構性的剖析,將其藝術化的符指過程區分為意符語象與涵指系統等兩個部分,試圖針對其符指過程的符號性討論,歸納出《大規模的沉默》一書中之藝術性所在與藝術化方式。
二 意符語象之組構與變異
歷來討論散文中之意象,多半是集中於散文之實際敘述內容而言,將「意象」視之為是敘述技巧中的一個部分。然而,這種論述實際上忽略了從題目到敘述內容實則為一個整體,在詩的結構方式越界影響散文之寫作策略的現在,詩題與詩內容互為詮釋的結構現象,再也不只是現代詩特有的形式,而成為了一種文學藝術普遍的詩學特徵。這種詩學特徵事實上同時具有主導與誤導的雙重性質,也就是說,題目這個符徵所涵蓋的能指意涵,不僅可能在敘述結構中被不斷衍生、變形,進而成為一個特殊的所指;更可能透過其符徵所限定的期待視野,進行逆反式的操作,最後成為一個否定表面符徵的意象。
在這樣的前提下,題目做為一種意象性的符號性語象 這裡之所以稱其為「語象」而不以符號學的「符徵」稱之,意在突顯散文題目背後並非是一個單一的所指。且其於文本中之功能是以其能指性帶動敘述結構的意象群組織,是故稱其為此意象群的「語象」而不稱其為「符徵」,意義在此。則不言可喻。透過這樣的語象,文字系統實在是一種能指的演練,在語象的意涵裡,進行重新定義並且組構為圓形敘述場的陳述創作 也就是說,由於文學之敘述與傳知之敘述性質有所不同。所以,如果傳知之敘述是一個對於符徵的解釋過程,那麼文學之敘述則是企圖將此符徵之意涵構製成一個氣氛場,其所訴諸的是接受者的感知,而非傳達一種理知。因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pptx VIP
- 《线性代数》(陈建龙等)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ppt VIP
- 2025年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docx
- 城市快速路系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pdf VIP
- 施耐德_ELAU PacDrive-3-故障代码.pdf VIP
- 2025年重庆市《安全员》C3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pdf VIP
- 模型试验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pdf VIP
- 掘进与支护(第二版)课件:煤巷、半煤岩巷及特殊掘巷法.pptx
- 基于AHP-熵权法的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策略优化研究.pdf VIP
- 基于BIM技术的独立学院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