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立嗣过继制度考察-中国人民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 5 史研究 May 2016 年 月 清 2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No. 2 第 期 学术专论 清代立嗣过继制度考察 — —— 以 、 法律 宗族规则和惯习为中心 王跃生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 ] 、 、 。 摘要 清代立嗣过继受到法律 宗族规训及谱例 民间惯习等制度的约束和引导 清朝法律强调立嗣 , 。 、 过继应遵守昭穆秩序 但又有允许择爱等弹性规定 宗族组织的立嗣过继规训 谱例与法律具有较高的一 , 。 , 致性 甚至其正统性意识较官方政策更强 民间惯习中立嗣过继的循序原则一定程度上被软化了 以便使 。 , 这一行为更符合立嗣者及其家庭的利益 立嗣过继个案显示 民众的立嗣过继行为并非不折不扣地遵循法 , , 。 律条文 而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立嗣过继中的违规做法也非个别现象 [ ] 关键词 立嗣过继 法律 宗族规例 惯习 清代 [ ]K249 [ ]A [ ]1002 - 8587 (2016) - 02 - 0057 - 18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 言 一 引 立嗣过继是民国初年之前中国社会实行的为已婚无子男性或为去世成年无子男性确立后嗣的 制 。 , 、 度 其中既有符合条件的无子男性为自己立嗣 也有男性去世后由其守节妻子 近亲或宗族组 织为其择立后嗣。 , 在第一种情况下 已婚男性到了一定年龄仍没有亲生儿子则应从同姓血缘近亲中过继他人之 , , 。 。 , 子为己子 成为嗣子 立嗣之父称为嗣父 这个嗣子多数要与嗣父母共同生活 若幼小过继 则 , , , 由嗣父母抚育长大 为其完婚 待嗣父母年老则由嗣子履行赡养义务 嗣父母死亡由其承担丧葬 , 。 、 、 。 , 之责 进而祭祀去世嗣父母及其先祖 生养 死葬 葬后祭祀是嗣子的主要职责 不过 嗣子还 , , 。 , 有一项重要功能是 传承嗣父本支血脉 嗣子所生子女为嗣父的后人 对已婚男性来说 立嗣是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