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研究-复合材料学报.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研究-复合材料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6 卷 第 3 期 复   合   材   料   学   报 V o l. 16  N o. 3 1999 年  8 月 A CTA M A T ER IA E COM PO S ITA E S IN ICA A u gu st  1999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研究 1. 界面剪切强度 王宏岗   郑安呐  戴干策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上海 200237) 摘 要 利用单丝临界断裂长度法研究了玻璃纤维(GF ) 与聚丙烯(PP ) 的界面结合, 发现在纤维 与基体均未作任何处理以前, PP 与 GF 的界面剪切强度( ISS) 只有 2. 75 M P a。在 GF 经偶联剂处 理情况下, 若在 PP 中加入 0. 3% 不饱和芳香酰亚胺, ISS 增至 4. 42 M P a 提高 60% 。酸酐改性 PP 的使用, 可使 ISS 达 9. 20 M P a, 提高 233. 9% 。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判断 PP 与 GF 界面结合的 优劣, 而且可以为最终的复合材料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单丝临界断裂长度法, 玻璃纤维, 聚丙烯, 界面剪切强度 中图分类号 TB 18, TQ 3 1, O 33, V 45   以增强聚丙烯为代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 不仅有优越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无毒性和低价 格指救, 还由于具有热固性复合材料所不具备的可重复加工和使用的特点, 避免产生三废, 有 利于环保, 因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发展很迅速。   复合材料都存在一个界面, 它作为增强纤维与基体连接的纽带, 对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 性能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而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增强P P 这类热塑性复合材料来 说, 由于基体本身缺乏可反应的活性官能团, 很难与纤维产生 良好化学键结合, 因而界面结合 的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表征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 ISS) 的方法有宏观实验法和微复合材料实验法等[ 1~ 3 ] 。 目 前, 对聚丙烯(P P ) 与玻璃纤维(GF ) 界面的研究基本上以前者为主。然而影响复合材料宏观性 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除界面以外, 纤维含量、取向、基体本身的强度以及工艺条件等对性能都 有影响。可见, 单纯宏观力学性能还不足以说明界面问题。而且宏观方法也不能给出具体的 ISS, 从而不能精确、定量地判断界面结合的好坏,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本文采 用了单丝模型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单丝模型法种类虽很多, 但其中最为客观和最具统计意义的要数六十年代K elly [4 ] 提出的 临界断裂长度法, 并在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该方法将 一根纤维单丝埋于基体树脂中, 制成哑铃形试样。沿纤维轴向对基体进行拉伸, 由于纤维的模 量大, 延伸率小, 所以纤维首先承担外界载荷, 又因为外界作用力远大于单纤维的强度, 使其先 断裂。断裂的纤维由于界面剪应力传递载荷的作用, 继续对纤维进行拉伸, 并使其断裂, 直至纤 维断裂长度小于临界纤维长度L c 后, 此时界面剪切应力小于纤维 自身强度, 断裂就不再发生   收修改稿、初稿 日期: 19970 108。现在中国石化咨询公司, 北京 100088 第 3 期 王宏岗, 等: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研究 1. 界面剪切强度 47 了。根据最终的平衡关系得[4, 7 ] : = D 2L c ( 1) ( ) 如果单丝纤维的断裂长度分布是均匀的, 则式 1 为: = K D 2L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