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膜对的离子选择性通透和离子的吸附作用 :K+>Cl->Na+>A-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 2、静息电位的产生模式 3、静息电位的计算与实验证明 ①Hodgkin 和 Katz的实验公式源自Nernst方程 RP=RT/F?ln(pk[K+]o +pNa[Na+]o +pCl[Cl-]o)/ (pk[K+]i +pNa[Na+]i +pCl[Cl-]i) RP=κEK – λENa + μ ECl - θ EA~~EK K+的通透性大于Na+近100倍,故RP非常接近于EK ②在枪贼巨大神经纤维测得RP值为-77mv,与N Hodgkin 和 Katz的计算值(-87mv)基本符合。 ③人工改变[K+]O/[K+]i,RP也发生相应改变 极化状态 极化 反极化 超极化 去极化 复极化 4、与RP相关的概念: 1、特点: ①具有刺激相关性,非“全或无”现象 三、局部电位 ②物理式电紧张扩布 ③具有总和效应 2、原理: ①局部通道变化 配体性 电压性 机械性 ②局部电位的方向性 去极化性 超极化性 ③离子极性 阳离子 阴离子 强的局部刺激 四、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1、概 念: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AP实验现象 特征: A:是非衰减(疲劳)式传导的电位。 B:具有“全或无”的现象:即同一细胞上的AP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 C: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自身的特点,与刺激无关 意义: AP的产生是为了将信息传递远处,标志细胞的兴奋 ——可兴奋性组织与兴奋性 去 极 化 上 升 支 下降支 2、动作电位的形状与相关概念 刺激 局部电位 阈电位 去极化 零电位 反极化(超射) 复极化 超极化 ①细胞内记录 极 化:以膜为界,外正内负的状态。 去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RP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超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RP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复极化: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反极化:细胞膜由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变为内正外负 的极性反转过程。 阈电位:引发AP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局部电位: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电位。 ②细胞外记录 锋电位 后电位: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RP水平以前,一种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过程。 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 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 1) AP产生的基本条件: ①膜内外存在离子浓度差 3、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及其特性 ②膜内外的电极化现象:RP ③膜在受到刺激时,对离子的通透性改变: 即电压门控性Na+、K+通道激活而开放和Na+-K+ 泵被激活 AP上升支 AP下降支 超极化部分 当细胞受到刺激 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活而开放 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局部电位 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 Na+顺电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再生式内流 [Na+]i↑、[K+]O↑→激活Na+-K+泵 2)AP产生的离子机制与过程: 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AP上升支) Na+通道关→Na+内流停+同时K+通道激活而开放 K+顺浓度差和膜内正电位的吸引→K+迅速外流 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RP水平(AP下降支) Na+泵出、K+泵回,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平→后电位 3)刺激参数与阈电位 阈电位基本维持恒定: 系数X刺激强度X刺激时间 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时间阈、强度阈、面积阈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为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细胞兴奋性取决于膜上的部分特异蛋白,兴奋性即表现为形成动作电位的主要离子通道再激活的可能性 4、动作电位时相与细胞的兴奋性 A B C D 1)传导机制:局部电流? 5、动作电位在细胞上的传导 静息部位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在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 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 膜内的负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 形成局部电流 膜内: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上升 膜外: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下降 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邻近静息部位膜爆发新的AP 局部电流 2)传导方式: 无髓鞘N纤维或细胞膜上为近距离局部电流 有髓鞘N纤维为远距离(跳跃式)局部电流 3)传导特点 (1)绝缘性 (2)双向性 (3)不衰减性 (4)不可融合性 (5)相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