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增: 9.2.2 抱杆 9.2.2.1 选用抱杆应经过计算或负荷校核。独立抱杆至少应有四根拉绳,人字抱杆应有二根拉绳,所有拉绳均应固定在牢固的地锚上,必要时经校验合格。 新增: 9.2.2.2 抱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严禁使用: 1)圆木抱杆:木质腐朽、损伤严重或弯曲过大; 2)金属抱杆:整体弯曲超过杆长的1/600。局部弯曲严重、磕瘪变形、表面严重腐蚀、裂纹或脱焊; 3) 抱杆脱帽环表面有裂纹或螺纹变形。 新增: 9.2.3导线联结网套 导线穿入联结网套应到位,网套夹持导线的长度不得少于导线直径的30倍。网套末端应以铁丝绑扎不少于20圈。 新增: 9.2.5 卡线器 其规格、材质应与线材的规格、材质相匹配。卡线器有裂纹、弯曲、转轴不灵活或钳口斜纹磨平等缺陷时应予报废。 新增: 9.2.6 放线架 支撑在坚实的地面上,松软地面应采取加固措施。放线轴与导线伸展方向应形成垂直角度。 9.2.7 地锚 分布和埋设深度,应根据其作用和现场的土质设置。 新增: 9.2.8 链条葫芦 9.2.8.1 使用前应检查吊钩、链条、转动装置及刹车装置,吊钩、链轮或倒卡变化以及链条磨损达直径的15%者严禁使用,刹车片严禁沾染油脂。 新增: 9.2.8.2 操作时,手拉链或扳手的拉动方向应与链轮槽方向一致,不得斜拉硬扳;操作人员不得站在葫芦正下方。葫芦的起重链不得打扭,并不得拆成单股使用。使用中如发生卡链,应将受力部位封固后方可进行检修。 9.2.8.3 葫芦带负荷停留较长时间或过夜时,应将手拉链或扳手绑扎在起重链上,并采取保险措施。 新增: 9.2.9 钢丝绳 9.2.9.1 钢丝绳应按出厂技术数据使用。应进行单丝破断力试验。 9.2.9.2 钢丝绳应定期浸油,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报废: 1)钢丝绳在一个节距中有表9-1所示的断丝根数者; 表9-1 钢丝绳断丝根数 最初的安全系数 钢丝绳结构 6×19=114+1 6×37=222+1 6×61=366+1 18×19=342+1 逆捻 顺捻 逆捻 顺捻 逆捻 顺捻 逆捻 顺捻 小于6 12 6 22 11 36 18 36 18 6-7 14 7 26 13 38 19 38 19 大于7 16 8 30 15 40 20 40 20 2)钢丝绳的钢丝磨损或腐蚀达到原来钢丝直径的40%及以上,或钢丝绳受过严重退火或局部电弧烧伤者; 3)绳芯损坏或绳股挤出; 4)笼状畸形、严重扭结或弯折; 5)钢丝绳压扁变形及表面起毛刺严重者; 6)钢丝绳断丝数量不多,但断丝增加很快者。 新增: 9.2.9.3 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主要受力的一边,不得正反交叉设置;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绳卡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9.2.9.4 插接的环绳或绳套,其插接长度应不小于钢丝绳 直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300mm。新插接的钢丝绳套应作125%允许负荷的抽样试验。 新增: 9.2.9.5 通过滑轮及卷筒的钢丝绳不得有接头。滑轮、卷筒的槽底或细腰部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应遵守下列规定: 起重滑车:机械驱动时不应小于11;人力驱动时不应小于10。 绞磨卷筒:不应小于10。 新增: 9.2.10 汽车吊、斗臂车 9.2.10.1 汽车吊、斗臂车的使用应遵守ZBJ80002《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安全规程》的规定。 9.2.10.2 汽车吊、斗臂车应在水平地面上工作,其允许倾斜度不得大于3o,支架应支撑在坚实的地面上,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新增: 9.2.10.3 在斗臂上工作应使用安全带。不得用汽车吊悬挂吊篮工人作业。不得用斗臂起吊重物。 9.2.10.4 在带电设备区域内使用汽车吊、斗臂车时,车身应使用不小于16mm2的软铜线可靠接地。在道路上施工应设围栏,并设置适当的警示标志。 新增: 9.3施工机具的保管、检查和试验 9.3.1 施工机具应有专用库房存放,库房要经常保持干燥、通风。 9.3.2施工机具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施工机具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应保持其润滑。 9.3.3 对不合格或应报废的机具应及时清理,不得与合格的混放。 6.5.6 利用已有杆塔立、撤杆,应先检查杆塔根部,必要时增设临时拉线或其他补强措施。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立撤杆塔工作,杆塔、拉线与临时拉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且有防止立、撤杆塔过程中拉线跳动的措施。(说明:原75条修改,以防在施工中由于杆塔和拉绳接近带电设备导致群伤事故) 6.5.7 使用吊车立、撤杆塔时,钢丝绳套应吊在电杆的适当位置,以防止电杆突然倾倒。 (原76条) 6.5.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