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采集乳头溢液,制成细胞学涂片。 2、经显微镜观察,了解病变的细胞学特征,如能找到瘤细胞则可明确诊断。阳性率较低但可重复进行, 诊断 中老年妇女乳头经常有血性溢液,或在内衣、乳罩上发现血性溢液污迹;在乳晕处可触及1cm以下肿块,质软,按压肿块可引出溢液。具有以上临床表现者可考虑患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 可能性。可选择采用乳管镜、乳管造影、彩超、乳头溢液细胞学涂片、针吸或手术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 诊断 治疗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临床体检能触及肿块者,手术切除病变导管送检即可,待病理回报。 治疗 对临床体检摸不到肿块的患者术前必须对病灶定位,如术前靠乳管镜定位可在皮肤上进行标记,必要时还可在乳管镜检查时置入“金属定位线”,为术中引导手术切除病灶;二是在手术中找到溢液乳管开口放入探针或注入蓝色染料(亚甲蓝),术中利用探针或蓝染的区域引导切除病灶送检。 预防 乳腺自我检查(自查)结合定期体检。 预防 用 5 号扩张器找到溢液的乳孔后,往病变乳孔内注入 1 ∶ 1 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稀释液进行表面麻醉,再依次应用 6~8 号扩张器扩张,轻轻插入镜身,注入 0.9% 氯化钠再次扩张管腔,逐级观察乳管走向、形态、管壁色泽、管腔扩张情况、有无狭窄或闭塞、管腔内有无增生性病变等。 乳管内乳头状瘤相关知识 (重点:检查方法) 乳腺外科 刘晴 女性乳腺有15~20个乳腺导管,开口于乳头。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发生在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一般认为是癌前期病变,癌变率为5%~12%。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产后妇女,以40~50岁者居多,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 定义 1.乳头溢液 乳头出现血性、浆液血性或浆液性溢液,溢液可为持续性或间断性。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较易出现乳头溢液,而外周型乳头状瘤很少出现溢液。 临床表现 2.乳腺肿块 由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瘤体小,多数情况下临床查体摸不到肿块。 中央性乳头状瘤:发生于大导管和主导管 外周性乳头状瘤:发生于终末导管小叶单位 病理学分类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常规认为病因与女性雌激素分泌紊乱有关. 病因 临床对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乳腺x线、超声、CT等, 乳头状瘤的检查,临床主要采用钼钯X线平片检查,然而钼钯X线平片检查仅能发现5mm以上的病变,检出率相对较低。 检查方法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检 查方法还有哪些呢? 一、纤维乳管镜 二、超声乳腺导管造影 三、核磁共振 四、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五、脱落细胞学或针吸细胞学检查 纤维乳管镜识别乳管内病变的大小的能力是钼靶或核磁成像的 100 倍,其精准的定位有利于医生开展手术活检,大大提高了乳腺疾病的早诊率。 一、纤维乳管镜 对于溢液量多、较浑浊或血性溢液的患者,可反复冲洗至溢液清亮,明确病变部位后,根据进镜方向、深度,同时结合乳管镜检查透出亮度确定病变体表投影并用记号笔体表标记。检查完毕排出生理盐水,常规乳头涂以抗生素软膏,当天禁浴。 将超声影像技术和乳腺造影技术结合在一起,运用于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中,发现超声乳腺造影技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二、超声乳腺导管造影 1、采用仰卧位,消毒患侧乳头及乳腺表面皮肤。 2、轻挤乳晕或肿块,确认溢液乳孔,轻提并固定乳头。 3、将2~5 ml的注射器垂直插入乳管,有落空感后,再根据患者情况注入2~4ml 9%生理盐水,待患者出现肿胀感时,用一次性输液贴封住乳头。 在乳腺导管内注人生理盐水后,导管显示明显清晰,导管内低回声区很容易被发现,超声声像明显优于常规高频超声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超声乳腺导管造影选用生理盐水作为造影剂,不会渗漏到组织间质,其显示的是病变导管灌注情况。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不受乳腺致密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比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段率。 三、核磁共振 1、常规扫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加权成像(T1WI)(轴位),重复时间480~960 ms,回波时间10 ms;FSE T2WI加脂肪抑制(轴位+矢状位),重复时间2 500~3 800 ms,回波时间90—110ms,层厚45mm,层隔1 mm,矩阵320×160;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T2WI(轴位),重复时间4 500—5 000 ms,回波时间45—50 ms。 2、动态增强扫描。应用并行采集3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VIBRANT)行双乳轴位或矢状位扫描,重复时间4.5ms,回波时间2.1 ms,层厚2.2 mm,层间距0,翻转角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中国宫颈癌疫苗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汽车防爆膜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2025至2030热熔线标涂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docx VIP
- 2021年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医院病理技师礼仪与病理诊断.pptx VIP
- 2021年度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十二公民》剧本.docx VIP
- 五年级上册书法课件-8.口字旁 见字旁|人美版.ppt VIP
- 《医学信息学概论》管理.pptx VIP
- 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883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