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2年11期
浅谈简媜散文的伤怀美
字数:3084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 2012年11期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简媜是台湾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她的风格兼具女性的柔情缱绻,又呈现刚剑雄浑的阳刚之美。简媜的散文是她的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她心灵的真情告白。细读她的散文,发现其中洋溢着一种伤怀之美,蕴含着她对自然人生的哲思。这种美主要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工业化文明的厌恶、天人合一的精神、寒冷与温暖的融合。 关键词:简媜;散文;伤怀之美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简媜,媜(zhēng)音,1961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台大中文系毕业,曾获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著有《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私房书》、《下午茶》、《女儿红》、《胭脂盆地》等十余种散文集。台湾新生代散文作家,其散文别具一格,可谓是女作家中的“异数”,洗尽铅华,独具慧眼,以卓越细笔,描绘人间生活情态,常有惕然惊心的刻画,令人如在盛夏平添一种寒意也。其虽为女性,但其文却有着男性作家所不及之大气。伤怀之美是简媜散文中一种独特的美学追求。它不是人生中的大起大落,没有大悲大喜,不会带给人撕心裂肺的痛,也不会让人有范进式的狂喜。它像晚霞中的一缕青烟,撩起人淡淡的哀愁。“伤怀”是对逝去往事的一种缅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朴纯真的人性的追求。伤怀之美在简媜散文中具体体现在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工业化文明的厌恶;天人合一的精神;寒冷与温暖的融合。 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工业文明的厌恶 简媜的散文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阅读:一个快要落日的黄昏,一间雅致的房间,坐在窗前的书桌上,从窗口望去,可以看天空,看云彩,看归鸟,看暮霭的壮烈和沉静。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作者所营造的气氛。早上太明朗,中午太热烈,晚上又太悲伤,只有黄昏时,我们才有从容的心态回忆往事,正视现实,追问未来。 当改革开放把工业文明、高科技带入我们生活的同时,我们的生活在物质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精神的空虚和对自然的掠夺破坏,作者无比痛心的看着“松花江越来越消瘦了,枯水期延长了,局部的断流出现了,水质下降。短短几年的几年光景,它竟瘦成了一把骨头,即使是雨季,江面上也有裸露的沙洲。”(《我们到哪里去散步》)河水的枯竭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森林不再茂密,土壤不再肥沃,鱼群的数量急剧下降,仅剩的鱼也游向河的队岸——俄罗斯。 伤怀之美正是以此为契机生发出来,在面对花朵绽放的灿烂笑容时,我们竟没有感动;当看到鱼儿畅快地飞跃时,我们竟没有感到欢快。在工业文明充斥整个世界时,作者用伤怀之美来代表她的人生追求:天人合一。 二、天人合一 作者认为伤怀之美是不能用人的感觉器官所感觉到的,她强调摒弃感官感知,忘掉尘世羁绊,在神思飞扬时凝神体验伤怀之美。“不要说你看到了什么,而应该能说你敛声屏气凝神遐思的片刻感受到了什么。那是什么?伤怀之美像寒冷耀目的雪橇一样无声的向你滑来,它仿佛来自银河,因为它带来了一股天堂的气息,更确切的说,为人们带来了扼住咽喉的勇气。” 作者在审美关照上的观点继承了老庄的思想。“天人合一”是道的最高境界,老子认为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方式是“涤除玄览”。玄览,河上公注云:“心居玄冥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老子认为审美主体必须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进入虚静状态,才能览知万物,体验最高的美。庄子提出“心斋”和“坐忘”是通向“虚静”的方法。“心斋”就是要废止人的感觉,知觉器官的作用,使自己无知无欲,绝思绝虑,进入空明寂静的心理状。“坐忘”就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1] 作者的“心斋”、“坐忘”并不完全是无知无欲的,她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大自然的生命,自然与她的生命融为一体,在自然的怀抱中,世俗的烦恼显得微不足道,作者在感受伤怀之美时,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说,没有天人合一,也没有伤怀之美。只有当人融入自然,与自然合为一体时,伤怀之美才在心底悠然而现。 三、温暖与寒冷的交融 如果要给伤怀之美设定一种色调的话,那必然是晶莹剔透的雪白,如果我们用肌肤触摸一下,那肯定是透骨的凉,但涌入心中的,那必然是汩汩暖流。这是一种奇妙的美,它只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你苦苦寻它不到,但在某个特定的契机下,它又悄然滑入你的心扉,让你感动不已。作者在十二月的寒风和天空接受温泉的沐浴,寒冷与温暖奇妙地融为一体,让作者在仰望天空的雪花时,身体与心灵却温暖如春。“天似亮非亮,那天就有些幽蓝,雪花朝我袭来。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 在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