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际上,以色列首次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现代无人机,最初以色列军方的想法是部署一大批无线电遥控的模型飞机用于侦察和监视,执行相同任务或覆盖相似的地域时,这些飞行器的成本原低于有人喷气式飞机的花费,但与同时期的美军不同,以色列一直认为高速性能对于进行低空战术侦察的无人机来说并无益处。以色列发展无人机的关键性人物是阿尔文?埃利斯,他曾于60年代在美国生产“火蜂”无人机的泰勒?雷恩公司从事无人机的自动驾驶设备的开发及制造工作,由于工作关系,他亲自经历了很多无人机开发和制造的过程,特别是试验利用“火蜂”搭载视频摄像机对战场进行实时侦察的试验,这使他深信无人机的高速性能无助于提升其侦察价值。1967年,埃利斯返回以色列,他和当时一起回到以色列的同事杰胡达? 马默最初曾向以色列飞机工业(IAI)公司提议开发一种微型无人机——“猫头鹰(Owl)”无人机,但IAI明确拒绝了他们的建议,不得及俩人开始独自进行设计和制造。1974年2月,在“猫头鹰”的第二架原型机完成首飞后,这种无人机终于引起以色列企业的注意,当时塔迪兰公司看到这种搭载着1部索尼视频摄像机的飞行器的潜力,开始资助两人的开发。之后,这一飞行器在反复完善后终于被以色列空军认可,并命名为“驯犬(Mstiff)”。1980年,以空军采购了少量“驯犬”,在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3架“驯犬”无人机也参与了战斗,尽管此时离“驯犬”刚被提供给军方还没多长时间。由于注意到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规模使用无人机,IAI公司也于1976年启动了自己的开发项目,即后来的“侦察兵(Scout)”无人机,该机型于1981年正式服役,同样也参与了1982年的战争。由于无人机在1982年战争中的突出表现,为加强国内无人系统的开发,以色列政府于1983年要求塔迪兰公司和IAI公司整合开发资源,这也导致了名为马扎拉特(Mazlat)的联合企业于1984年9月正式成立。1989年,IAI收购了塔迪兰公司的股份,使该公司彻底成为其马扎拉特分部。之后,该公司开发的各类无人机开始配备国防部,到2002年时,有统计认为以色列国防军的各类无人系统已累计飞行了12万小时。
据称,在2006年以黎在南黎巴嫩发生冲突时,最让黎巴嫩真主党大吃一惊的就是以军地面部队大量应用的小型无人飞行器,这些飞行器供旅及以下部队广泛用于战场侦察和监视,由于机动灵活,它们甚至能跟着机动的真主党武装进行监视,给后者造成很大困扰。在战争中,以国防军主要采用阿尔比循公司的“云雀I(Skylark)”和拉菲尔公司的“陨石(Skylite) B”小型无人飞行器。在2007年,以军为遂行在加沙地区的反恐任务,利用无人飞行器也完成了2.4万小时的飞行时间,相比之下,同一时间内以军有人战机只进行了100小时的战斗飞行,武装直升机的飞行时数为1300小时,展示了这种飞行器对于地面部队侦察监视活动的巨大价值。在很多时间,其他攻击飞机只有在无人机定位并确定目标后,才会赶来攻击。但从另一方面看,以军对利用无人飞行器遂行战略性侦察、攻击任务讳莫如深,2008年,以军方明显否认了外界对以军将利用无人飞行器进行深入敌境的打击的猜测,比如对伊朗。之所以会有此猜测,源于之前举行的大规模“爱琴海”演习,演习期间运用了大量无人飞行器,据传是将对伊朗核设施采取行动的预演,当时更有推测认为以军装备的“埃坦(Eitan)”无人系统将是唯一能够用于远程奔袭伊朗的飞行器,它能搭载1吨重弹药,具有发射防区外弹药的能力。
以国内最早的“驯犬”无人系统除为本国军方采用外,还有一部分提供给美国海军及中国台湾地区;而“侦察兵”系统的流传范围更广,新加坡、南非、瑞士等国军方都有过采购,该型飞行器被被授权给南非阿莫斯科(Armscor)公司生产(1983年也曾被南非军方用于针对莫桑比克的战争)。
此外,上述几种无人飞行器外,IAI公司还开发过“湾流”系列商务喷气机的无人早期预警版本,这种无人“湾流”预警机配备以“费尔康”雷达系统,于2006年正式进入以军服役,2007年12月,IAI公司对外承认了这一无人预警机项目。IAI公司还曾将无人飞行器上作用的飞行控制软件安装在一架G550海上巡逻机上,其具体开发项目和目的不详。
对于以色列大多数的无人飞行器来说,国防军配备、使用这些无人飞行器时总与以色列情报部门(Intelligence Corps)脱不开干系,后者曾广泛地被认为是以色列的中央情报局,但到2006年,这一机构就从各类媒体和各种场合消失了,至少在官方立场上是如此。及至2008年初,以色列空军从现有无人飞行器机群中挑选出大量小型、微型飞行器,将它们指派给地面部队直接用于其支援和作战。
2009年11月,以色列空军和地面部队公布了它们的第一个联合无人飞行器项目性能需求,对于以地面部队,新的旅级无人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