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清洁能源概论课件.PPT

气候变化与清洁能源概论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恐龙 现代气候变化 4、气候振动 气候振动是指气候要素的周期变化现象。这种周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常称为准周期。 人们发现赤道地区平流层有东风与西风逐年交替现象,这种纬向振动周期平均为26个月,由于周期略长于两年,故称为准两年周期。一些研究认为除此之外气候要素还存在5~6年、11年、22年及35年等变化周期。它们被解释为是由于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爆发和海温变化等原因造成的。 气候异常:指月、季尺度气候状况与平均值的巨大偏差。 周二,3~4节,二主楼 A402 周三,3~4节,津南 5C210 * * 2010年3月至4月,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接连两次爆发,岩浆融化冰盖引发的洪水以及火山喷发释放出的大量气体、火山灰对航空运输、气候和人体健康均受到长期影响。 * 美国NASA火星载人计划 * * * * * * * 气候变化与清洁能源 Climate Change and Clean Energy 考试时间预计 2017-4-3?5?(星期三) 第8周 第1章 概论(1课时) 1.1 气候与气候系统;1.2 气候系统的研究;1.3 现代气候学革命。 第2章 中国气候(2课时) 2.1 中国的气候特征;2.2 东亚大气环流;2.3 季风;2.4 梅雨;2.5 寒潮;2.6 台风。 第3章 全球与中国气候变革率(3课时) 3.1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3.2 全球降水状况;3.3 中国气温变化;3.4 中国降水变化;3.5 中国的气候灾害。 主要授课内容提纲及学时安排 第4章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2课时) 4.1 人类活动;4.2 全球变暖对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影响;4.3 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第5章 能源概述(赵颖教授,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院长,2课时) 5.1 能源的分类;5.2 传统能源概述;5.3 世界能源消耗的特点、分布及现状;5.4 中国能源消耗的特点、分布及现状;5.5 新能源。 第6章 太阳能与光伏发电系统(张晓丹教授,电光学院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所长,4课时) 6.1 太阳能概述;6.2 太阳能光伏电池;6.3 光伏系统的构成;6.4 光伏发电的优点与缺点;6.5 太阳能的新应用。 第7章 风能与风力发电系统(2课时) 7.1 风能概述;7.2 风能发电机组;7.3 风电控制系统。 第8章 水利发电系统(2课时) 8.1 水电概述;8.2 水电发电机组;8.3 水电控制系统。 第9章 生物质能(2课时) 9.1 生物质概述;9.2 生物质能的利用;9.3 生物质能的应用状况。 第10章 其它清洁能源(2课时) 10.1 地热能;10.2 海洋能;10.3 氢能。 第11章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格局(4课时) 11.1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11.2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格局。 第12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别立场与政策分析(4课时) 12.1 美国;12.2 日本;12.3 德国;12.4 中国。 第1章 概论(1课时) 1.1 气候与气候系统; 1.2 气候系统的研究; 1.3 现代气候学革命。 第1.1节 气候与气候系统 一、气候概念的发展 经典气候概念:气象要素的平均 温、湿、压三要素 月平均气温、月总降水量及月平均气压。 CO2浓度增加了1/4。 第1.1节 气候与气候系统 一、气候概念的发展 全球气候系统的概念: 除了温、湿、压三要素 还包括: 大气、海洋、冰雪、陆面及生物圈。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1.1节 气候与气候系统 二、气候系统的成员 气候系统包括五个成员: 1、大气 2、海洋 3、冰雪圈 4、陆面 5、生物圈 大气所具有的热量只占系统总热量的3.4%。 火山活动造成“阳伞效应”。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占系统总热量的95.6%。 吸收80%的太阳热量。 冰雪圈,指大陆冰盖、冰川、海冰、永冻土及季节性雪盖,全球陆地10.6%被冰覆盖。海冰占海洋面积的6.7%。 陆面,有时也称岩石圈。 生物圈,影响较大的是世界范围的植被。植被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主要是砍伐森林及过度放牧,开垦农田等。 自然植被的含碳量为农业用地的20~100倍。破坏自然植被释放出大量的CO2,又减少了吸收CO2的源,至今仍然是大气中CO2增加的一个因素。 第1.1节 气候与气候系统 三、气候变化与变率 1、地质时期气候变化 2、冰后期的气候变化 3、现代气候变化 4、气候振动 5、气候异常 地质年代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 周二,3~4节,二主楼 A402 周三,3~4节,津南 5C210 * * 2010年3月至4月,位于冰岛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