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耳部影像诊断.ppt

头颈部-耳部影像诊断.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观察、分析和诊断 正常表现 颞骨的组成: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 外耳道:内2/3为骨部、外1/3为软骨部 中耳:鼓室、鼓窦、咽鼓管、乳突 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内耳道 基本病变表现 形态异常:先天畸形 骨质破坏:炎症、肿瘤 骨质增生硬化:慢性炎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畸形性骨炎 骨质结构不连续:骨折 异常软组织密度影:炎症、肿瘤 四、不同影像学技术 临床应用 X线检查:分析乳突类型、部分疾病 HRCT: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了解骨质细微结构、了解外、中及内耳发育情况,显示各种疾病的表现及邻近解剖关系 MRI:了解内耳迷路及面、听神经情况 疾病诊断 五、耳部肿瘤 六、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 七、先天性耳发育畸形 八、颞骨骨折 五、耳部肿瘤 (一)外耳道骨瘤 (二)听神经瘤 (三)面神经瘤 (四)中耳癌 (一)外耳道骨瘤 分化良好的成熟骨构成,多见于膜内化骨 分型 密质骨瘤:骨表面,无髓腔结构 松质骨瘤:板障内,有髓腔结构 颅底骨瘤常见于筛窦、额窦,外耳道 外耳道骨瘤 内耳道骨瘤 骨瘤(图) (三)面神经瘤 多发生于乳突段,其次为鼓室段,极少发生于内耳道 临床症状主要为渐进性面瘫或面肌痉挛 病理多为神经鞘瘤,少数为神经纤维瘤 影像学表现 CT:本病典型特点为面神经走行区占位病变,局部面神经管管腔扩大、骨质破坏。肿瘤边缘光滑,可突破骨轮廓,进入中颅窝。肿瘤突入鼓室或外耳道,可表现相应部位肿块。增强扫描,肿瘤强化 MRI:可显示肿瘤强化及肿瘤全貌,尤其是向茎乳孔以下的蔓延优于CT 面神经瘤(图) (四)中耳癌 病因: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史 病理:多为鳞状上皮癌 临床:中老年病人,耳道溢血、疼痛、面瘫 影像学表现 CT:中耳鼓室软组织肿块,听骨及鼓室壁不规则破坏,肿块强化明显 MRI:显示范围优于CT,可观察颅内侵犯 左中耳鳞癌 (图) 六、中耳乳突炎及胆脂瘤 ㈠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㈡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㈢胆脂瘤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中耳乳突气房黏膜的化脓性炎症 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 侵入途径:主要是咽鼓管,小儿咽鼓管短宽,位置低 病理:中耳及乳突气房黏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渗出,炎性渗出物聚集并逐渐变为脓性。鼓室脓液增多,压力增高,可致鼓膜穿孔,脓液外泄 影像学表现 HRCT 急性:中耳鼓室及乳突密度增高,鼓室、乳突窦气房积脓,有时可见液平,气房间隔骨质吸收、密度减低 慢性:分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质瘤型 单纯型:听小骨吸收、破坏,鼓室黏膜增厚,乳突窦或较大的气房黏膜增厚,气房间隔及周围骨质增生,表现为房间隔增粗,密度增加 骨疡型(肉芽肿型):可见听骨破坏,严重者可致听骨链中断,上鼓室、乳突窦入口和乳突窦可见骨壁破坏,其中肉芽肿组织为较高密度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可强化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图)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图) 中耳乳突胆脂瘤 继发性,脱落角化上皮、胆固醇结晶及炎性渗出物 HRCT 上鼓室、乳突窦或乳突入口扩大并可见软组织影 听小骨移位或骨质破坏 普鲁萨克间隙(Prussak pouch space) 扩大及骨质破坏 鼓室盾板破坏 骨质破坏以压迫吸收为主,周围有硬化缘 继发改变:脑脓肿、迷路漏、自然根治 中耳乳突胆脂瘤(图) 左侧中耳 乳突窦 胆脂瘤 (图) 第四节 第三章 头颈部 第四节 耳部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耳的检查技术及各种方法的应用价值 熟悉耳的解剖及正常HRCT表现 熟悉耳部肿瘤、急慢性中耳乳突炎、先天性发育畸形及颞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X线) ⒈岩骨侧位( Schüller ) ⒉岩骨轴位( Mayer ) ⒊岩骨斜位( Stenvers ) ⒋岩骨额枕位(Towne) Schüller projection Mayer projection Stenvers projection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CT) 轴位 基线:上眶耳线 范围:外耳孔中心向上15mm 层厚及层距:1~1.5mm FOV:12.8cm 距阵:512×512 窗宽/窗位:4000Hu/600~800Hu 冠状位 基线:与上颌窦后壁平行或垂直于听眦线 范围:外耳孔为中心前后共12mm 层厚及层距:1~1.5mm FOV:12.8cm 距阵:512×512 窗宽/窗位:4000Hu/600~800Hu 颞骨扫描定位及常用技术 耳大体解剖图 CT 轴位图 CT 轴位图 C.耳蜗 2F.面神经管鼓室段 M.锤骨头 IAC.内听道 U.砧骨 A.乳突骨 V.前庭 ESC.半规管 EAM.外耳道 PFL.颈静脉孔区 WA. 鼓室外壁 颞骨CT解剖 冠状面颞骨正常CT解剖 听小骨 CT重建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MRI) 常规MRI 高分辨MRI 内耳水成像 内耳高分辨M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