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线电视外线施工工艺
一、缆线敷设二、线路节点设备和器材安装三、埋地管道工程
缆线敷设
缆线类型
最小弯曲半径(mm)/倍
同轴电缆
15D
对绞电缆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
4D
屏蔽4对对绞电缆
6D~10D
室内、外光缆
15D/15H
微型自承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10D/10H,且不小于30mm
管道入户光缆、蝶形引入光缆、室内布线光缆
G.652D光纤
10D/10H,且不小于30mm
G.657A光纤
5D/5H,且不小于15mm
G.657B光纤
5D/5H,且不小于10mm
注:D为缆线外径,H为缆芯处扁形护套短轴的高度。
缆线最小弯曲半径
缆线敷设
光缆敷设施工前应配盘。光缆配盘应综合考虑光缆盘长、路由距离和光缆设计预留长度等因素统筹安排;应以节约光缆、提高光缆使用效率,减少光缆接头为原则;一般光缆盘长应小于3km,最长应不超过4km;
光缆配盘后接续点应安排在工作井或者线杆旁1米左右。
项目
敷设方式
直埋
管道
架空
水底
接头重叠长度(一般不小于)
5m~10m
5m~10m
5m~10m
人手孔内自然弯曲增长
0.5m~1.0m
光缆沟或管道内弯曲增长
7‰
10‰
按实际
架空光缆弯曲增长
7‰~10‰
地下机房内每侧预留
5m~10m,可按实际需要调整
地面机房内每侧预留
10m~20m,可按实际需要调整
因水利、道路、桥梁等建设规划导致的预留
按实际需要
光缆敷设的重叠、增长和预留缆长参考值
缆线敷设
缆线两端应有标志,内容为缆线编号、两端设备及接口等信息。
架空缆线在过街位置应有警示标志并标注限高;
架空缆线在跨越建筑物等位置应有警示标志
架空、人(手)孔内缆线应有标志;标志选择耐用及防水材料制作,内容准确规范,字迹应清晰、正确,
埋缆线敷设应符合《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21的规定。
光缆和主干电缆应分段悬挂“河南广播电视光缆受法律保护”标识牌。
连接设备之间的电缆不应有接头
缆线敷设
光缆成端和接续
光缆接续程序:检查光缆接续环境,核对接续位置和接头盒的安装位置;核对光缆纤序与熔接关系;熔接并测量合格后,进行收盘和装盒;检查接头盒与光缆固定可靠,安装接头盒入位。
光纤熔接时,熔合处应使用接头套管保护;热缩接头套管热缩后应外观平整,无变形、无烧焦、无缝隙、无脱胶、无杂质、无气泡;
光纤预留在熔纤盘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30mm,且盘绕方向应一致。带状光缆的光纤接续后应理顺,不得有S弯;
缆线敷设
光纤熔接过程中,应实时进行熔接衰减测试并记录。光缆接头的平均损耗应达到设计文件的规定,一般要求每个光纤熔接点的损耗不大于0.05dB;
光缆成端和接续
缆线敷设
光纤接续完成后,需要使用 OTDR测量所有作业光纤,保证接续结果和接续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完成光纤接续表的填写记录。
光缆引入ODF架时应合理安排进缆和固定位置,一般情况下宜采用以下的原则:面向ODF架背面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将光缆或光缆束管分别引致成端单元;
ODF架光缆成端
缆线敷设
ODF架内的光缆、光纤束管和尾纤应绑扎固定,并留足够长度;
光缆和束管应按设计文件要求编号并标志。
光缆(纤)接续统一使用SC/APC型光纤连接器,包括机房ODF、线路ODC、线路用光纤分路器等各种线路环境;
光纤连接器的使用类型和适用范围
缆线敷设
所有有线电视设备(包括光发射设备,光传输设备,光接收设备)除特殊要求和环境下可以使用LC/APC型光纤连接器外,其余统一使用SC/APC型光纤连接器;
数据设备(包括交换机、光纤收发设备、PON系统等)使用LC/UPC型光纤连接器或者SC/UPC型光纤连接器;
无源光设备(光分路器、合波分波设备)统一使用SC/APC型光纤连接器;
PON+EOC一体设备使用SC/PC型光纤连接器。
管道缆线敷设
缆线敷设
子管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孔中数根子管应一次性布放到位;
2)子管的规格、长度、颜色以及管孔中子管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3)布放于同管孔内的数根子管总等效外径不宜大于管孔内径的90%;
4)相邻人(手)孔间的子管不应有接头;
5)子管不应跨井敷设;
6)子管在人(手)孔中应伸出200mm~400mm余长;
7)子管内应预放牵引绳。
8)本期工程不使用的子管管口应封堵严密
施工前应逐段淸刷管孔和试通。
缆线在管孔中不应有接头;
施工时牵引用力应均匀,应适当控制牵引张力;经过人(手)孔出口、转弯、管孔高差等处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缆线与之摩擦,防止缆线内部结构拉伤和表皮损坏;
施工完成后应做好缆线标志,标志应选择耐用及防水材料制作;
管道缆线敷设
缆线敷设
管道中多条缆线敷设后,余缆应盘好后合理放置,排列整齐,不应有交叉;缆线应紧靠井壁牢固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