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纵断面设计 覆土厚度H: H的大小与土的性质、地表建筑物、和地中构造物 的分布情况、地下水位、盾构机型、辅助方法、施工管理 措施等多种因素有关。 坡度: 隧道的坡度不仅取决于使用目的,还取决于河流、 地下构造物及障碍物的分布情况。 四、横断面的设计 由于盾构法隧道施工在铁路、公路、地铁区间及车站、通讯电缆、下水道等方面都有应用。因此其横断面设计根据其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8.4.2 管片衬砌结构的构造设计 盾构隧道施工时,在盾尾内组装的管片或现浇的混凝土叫一次衬砌,而把其后施工的衬砌称二次衬砌或内衬。二次衬砌多用于管片补强、防蚀、防渗、矫正中心线偏离、防震、使内表面光洁和隧道内部装饰等。根据隧道使用要求,可分成: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120°下拱混凝土,浇筑240°下拱混凝土和浇筑360°全内衬混凝土四种形式 。 盾构隧道全内衬混凝土现在多采用钢模台车结合泵送混凝土施工,其施工要点有: 全内衬台模定位立模 浇筑工艺设备准备 预埋件设置 上拱顶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保证措施 拆模、清理、台模移位 二、平面设计 从盾构法自身的施工性方面看,盾构隧道最好选用直线和大曲率半径的平面 线性。 线形的确定受地层条件、地表条件、地下障碍物及用地条件的制约。 8.4.3 设计计算方法 一、设计原则 必须保证隧道的构造安全 隧道造价 制作施工容易 二、荷载 在衬砌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荷载: 土压力、水压力 静荷载 超载 地基抗力 8 盾构法隧道结构 8.1 概述 盾构法是使用所谓的“盾构”机械,在围岩中推进,一边防止土砂的崩坍,一边在其内部进行开挖、衬砌作业修建隧道的方法。 8.1.1 盾构法 盾构(shield)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居民区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 头部可以安全地开挖地层 ,尾部可以装配预制管片或砌块,迅速地拼装成隧道永久衬砌。 盾构推进主要依靠盾构内部设置的千斤顶。 8.1.2 盾构法的发展历史 最早是在1818年由英国工程师布鲁诺尔(M.I , Brunel)发明的,他是从船的木板中,有一种蛀虫钻出孔道,并用它分泌的粘液加固洞穴得到启发而研制出的,并于1825年开始用一个宽11.58m、高6.7m的矩形盾构,在英国伦教的泰晤出河下面修建世界第一条水底隧道。施工中遇到泥水涌入隧道的极大困难,两次被淹,直至1835年对后构作了改良.用压气辅助施工,才于1843年完工。隧道全长458m。 1888~1890年间用盾构法在美国和加拿大间的圣克莱(St,Clair)河下建成了一条直径为6.40 m,长为1870m的萨尔尼亚(Sarnia)水底隧道,为盾构法修建隧道开拓了更为广阔地发展前景。 20世纪初,盾构法施工已在美、英、法、俄等国开始推广,已用在水底公路隧道、地下铁道、上下水道、电力、通讯煤气等市政公用地下设施管道。 1932年原苏联开始用直径为6.6-9.5m的盾构先后在其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城市修建地下铁道的区间隧道及车站。 1922年日本开始用盾构法修筑国铁奥羽线折渡隧道。 1943年修建关门水底隧道直径达6.0m,长1100多米。 1956年在海州露天矿用直径2.66m的盾构在砂土层开凿了疏水巷道; 1957年起北京采用直径2.0m、2.6m的盾构施工下水道工程; 1972年在江苏大屯矿用立井盾构施工了井筒达150m。 从1960年起上海在第四纪软弱饱和水土层中用不同类型盾构完成了一批水底公路隧道、地下人防通道、引水隧道、排水隧道、电缆隧道等工程。 8.2 盾构的基本结构 8.2.1 盾构外壳 切口环、支承环、盾尾三部分组成 切口环:是盾构的前导部分,在其内部和前方可以设置各种类型的开挖和支承地层的装置 支承环:是盾构的主要承载结构,沿其内周边均匀地装有推动盾构前进的千斤顶,以及开挖机械的驱动装置和排土装置 盾尾:是衬砌作业的场所,其内部设置衬砌拼装机 盾构外壳的设计考虑 进行盾构外壳构造设计时,必须考虑土压、地下水压、土荷载、自重、变向荷载、盾构千斤顶的反力、挡土千斤顶的反力等条件。 8.2.2 开挖系统 一、刀盘的构成和功能 刀盘的构成 切削刀具、稳定开挖面的面板、出土槽口、转动或摇动的驱动机构和轴承机构组织。 刀盘的功能 切削刀盘可以分为转动或摇动的盘状切削器,具有边旋转、边保持开挖面稳定、边开挖岩体的功能。 二、刀盘扭矩 TN=T1+T2+T3+T4+T5+T6 TN——刀盘所需总扭矩 T1——切削土阻力扭矩 T2——与土间摩擦力扭矩 T3——土的搅拌阻力扭矩 T4——轴承阻力扭矩 T5——密封决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