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pptVIP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 【词句积淀】 一、字音辨识 中庸( ) 须臾( ) 忌惮( ) 不肖( ) 不眩( ) 慎思( ) 笃行( ) 不勉( ) 弗能( ) 答案:yōnɡ yú dàn xiào xuàn shèn dǔ miǎn fú ﹒ ﹒ ﹒ ﹒ ﹒ ﹒ ﹒ ﹒ ﹒ 二、熟语积累 1.过犹不及: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2.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 3.博学多闻: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4.明辨是非:把是非分清楚。 5.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处世态度。 火眼金睛(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正误。) 1.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过犹不及。如今各国都认识到 了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2.把幼儿教育从产业化转变为教育社会化、公益化,就可以有效地制 止乱收费、高收费行为,这才是明辨是非的良策。 答案:1.×。句中是说人类的生存状况一天天坏下去,望文生义。 2.×。句中强调的不是把是非分清楚,语境不合。 ﹒ ﹒ ﹒ ﹒ ﹒ ﹒ ﹒ ﹒ 三、名句默写 1.天命之谓性,___________,修道之谓教。 2.修身,则道立;尊贤,___________。 3.博学之,___________,慎思之,明辨之,___________。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___________。 答案:1.率性之谓道 2.则不惑 3.审问之 笃行之 4.知耻近乎勇 【文言归类】 一、一词多义 1.莫 答案:代词,没有什么东西/副词,不/副词,不能 莫见乎隐( ) 人莫知其子之恶(《大学》)(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2.微 答案:名词,细微之事/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形容词,低微的/形容词,微妙、精妙 莫显乎微(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滕王阁序》)( ) 幽微难明(《张衡传》)( ) 3.反 答案:动词,违背/反而/动词,通“返”,返回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 4.致 答案:动词,达到/动词,招致、招来/尽,极/动词,得到/名词,兴致、情致 致中和,天地位焉( ) 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 5.明 答案:动词,弘扬/副词,明晰地/明达/动词,照明 道之不明也(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 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 ) 6.体 答案:动词,体恤,体谅/名词,肢体/名词,整体/名词,体态/动词,(亲身)体验、领悟 体群臣也(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 身体力行( )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名词活用 (1)致中和,天地位焉 ( )__________ (2)君子而时中 ( )__________ (3)子庶民也 ( )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动词 有其位置、安于其位 (2)名词作状语 时常、常常 (3)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对待 ﹒ ﹒ ﹒ 2.动词活用 (1)小人而无忌惮也 ( )__________ (2)来百工也 ( )__________ 答案:(1)动词作名词 害怕的地方 (2)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来(招纳) ﹒ ﹒ ﹒ 3.形容词活用 (1)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 ( )__________ (2)虽柔必强 ( )__________ (3)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 )__________ (4)道之不明也 ( )__________ 答案:(1)形容词作名词 贤人;亲友 (2)形容词作名词 坚强的人,刚强的人 (3)形容词作动词 安抚,怀柔 (4)形容词作动词 弘扬 ﹒ ﹒ ﹒ ﹒ ﹒ 4.其他用法 人一能之,己百之 ( )__________ 答案:数词作动词 做一遍;做百遍 ﹒ ﹒ 三、古今异义 1.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①不慌不忙,镇静,沉着;②(时间或经济)宽裕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古义:________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