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清玄-抹茶的美學
題解
選自《迷路的雲》。寫作者旅遊日本,品賞日本茶道的經過,由茶道哲學引申到人生與文化的感想,兼寓「禮失求諸野」之嘆。篇中引述許多釋家典故,用親切平易的筆法說出來,很容易被讀者接受。
作者
林清玄(ㄧ九五三-), 高雄縣旗山鎮人,世界新專電影科畢業,現專業寫作。曾經獲得吳三連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及國內各大報文學獎。著有《迷路的雲》、《金色印象》、《紫色菩提》等。
日本朋友堅持要帶我去喝日本茶,我說:「我想,中國茶大概比日本茶高明一些,我看不用去了。」
他對我笑一笑,說:「那是不同的,我在臺北喝過你們的功夫茶,味道和過程都是上品,但它在形式上和日本的不同,而且喝茶在臺北是獨立的東西,在日本不是,茶的美學滲透到日本所有的視覺文化,包括建築和自然的欣賞。不喝茶,你永遠不能知道日本。」
我隨著日本朋友在東京的大街小巷中穿梭,要去找喝茶的地方,一路上我都在想,在日本留了一些時日,喝到的日本茶無非是青茶或麥茶,能高明到那裡去呢?正沉思間,我們似乎走到了一個茅屋的「山門」,是用木頭與草搭成的,非常的簡單樸素,朋友說我們喝茶的地方到了。這喝茶是處所日語叫Sukiya,翻成中文叫「茶室」,對西方人來講就複雜一些,英文把它翻成Abode of Fancy(幻想之居),Abode of Vacancy(空之居),或者Abode of Unsymmetrical(不稱之居),光看這幾個字,讓我赫然覺得這茶室不是簡單的地方。
果然進到山門之後,視覺一寬,看到一個不大不小的庭園,零落的鋪著石塊大小不一,石與石間生長著短捷而青翠的小草,幾株及人高的綠樹也不規則的錯落有致。走進這樣的園子,人彷彿走進了一個清淨細緻的世界,遠遠處,好像還有極細極清的水聲在響。
日本的園林雖小,可是在那樣小的空間所創造的清淨之力是非常驚人的,幾乎使任何高聲談笑的人都要突然失聲不敢喧嘩。
我們也不禁沉默起來,好像怕吵醒鋪在地上的青石一樣的心情。
茶室的人迎迓我們,進入一個小小玄關式的迴廊等候,這是距離持式還有一條花徑,石塊四邊開著細碎微不可辨的花。朋友告訴我,他們進去準備茶和茶具,我們可以先在這裡放鬆心情。
他說:「你別小看了這茶室,通常蓋一間好的茶室所花費的金錢和心血勝過一個大樓。」
「為什麼呢?」
「因為,蓋茶室的木匠往往是最好的木匠,他對材料的挑選,和手工的精細都必須達到完美的地步,而且他必須是個藝術家,對整體的美要有好的認識。以茶室來說,所有的色彩和設計都不應該重複,如果有一盆真花,就不能用有畫花的畫,如果有用黑釉的杯子,就不能放在黑色的漆盤上;甚至做每根柱子都不能使它單調,要利用視覺的誘引,使人沉靜而不失樂趣;或者一個花瓶擺著也是學問,通常不應該擺在中央,是對等空間失去變化……」
正說的時候有人來請去喝茶,我們步過花徑到了真正的茶室,房門約五尺,屋檐處有一架子,所有正常高度的成人都要低頭彎腰而入室,以對茶道表示恭敬。那屋外的架子是給客人放下所攜的東西,如皮包、雨傘、相機之類,據說往昔是給武士解劍放置之處;在傳統上,茶室是和平之地,是放鬆歇息的地方,什麼東西都應放下,西方人叫它「空之居」、「幻想之居」是頗有道理。
茶室裡除了地上的爐子,爐上的鐵壺,一隻夾炭的火鉗,一幅簡單的東洋畫,一瓶彎折奇逸的插花外,空無一物。而屋子裡的乾淨,好像主人在三分鐘前掃了十遍一樣,簡直找不到一粒灰──初到東京的人難以明白為什麼這樣的大城能維持乾淨,如果看到這間茶室就馬上明瞭,愛乾淨幾乎是成為一個日本人最基本的條件。而日本傳統似乎也偏向視覺美的講求,像插花、能劇、園林,甚至文學到日本料理幾乎全講究精確的視覺美,所以也只好乾淨了。
茶孃把開水倒入一個灰白色的粗糙大碗裡,用一根棒子攪拌,碗裡浮起了春天裡松針一樣翠的綠色來,上面則浮著細細的泡沫,等到溫度宜於入口時她才端給我們。朋友說,這就是「抹茶」了,喝時要兩手捧碗,端坐莊嚴,心情要如在廟裡燒香,是嚴肅的,也是放鬆的。和中國茶不同的是,它一次要喝一大口,然後向泡茶的人讚美。
我飲了一口,細細地用味蕾品著抹茶,發現這神奇的翠綠汁液苦而清涼,有若薄荷,似有令人輕冽的力量,和中國茶之芳香有勁大為不同。
「飲抹茶,一屋不能超過四個人,否則就不清淨。」朋友說:「過去茶道所定下的規矩有上百種,如何倒茶、如何插花、如何拿杓子、拿茶箱、茶碗都有規定,不是專業的人是搞不清楚的,因此在京都有『抹茶大學』專門訓練茶道人才,訓練出來的人幾乎都是藝術家了。」我聽了有些吃驚,光是泡這種茶就有大學訓練,要算是天下奇聞了。
日本人都知道,「抹茶」是中國的東西,在唐朝時候傳進日本,在唐朝以後我們的祖先喝茶就是這種攪拌式的「抹茶」,而且用的是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