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身叩背的注意事项及适应症 翻身叩背的目的 1.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预防并发症。 2.对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医师诊断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病患长期卧床、年纪大咳痰功能差、手术后、痰液较多或人工气道都需要拍痰。 叩背方法 将手指合拢呈杯状,依靠手腕的力量,均匀有节奏地叩击。从下至上、由两边向中间叩,背部从第9肋间隙、胸部从第6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震动气道,注意避开乳房及心前区,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叩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每次叩击时间以5~15min为宜,操作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叩背的时间       餐前一个小时,餐后两个小时                          叩背的禁忌   咯血、心血管状况不稳定(如低血压、肺水肿)、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
骨折及有病理性骨折者。                                 体位引流和叩击拍打部位 肺叶 体位 叩击拍打部位 两上叶肺尖 坐位,正面 从两侧胸廓最上部到乳头 两上叶的后上叶部 坐位,腹部前面置枕,躯干稍微前倾 两侧肩胛骨后部 左下叶和舌叶 右侧卧位,头低位腰部置枕 左胸壁侧面及背部,从左腋窝高度到肋骨下部 右中叶及下叶 左侧卧位,头低位腰部置枕 右胸壁侧面及背部右叶高度到最下部肋骨 两下叶 俯卧位,胸廓下部与上腹部置枕 从脊椎两侧肩胛骨部至肋骨底部 左上叶的肺尖后部 坐位约后倾30° 右胸壁背面最上部 左上叶的前上部 仰卧位,腘窝置枕 左前胸部,上1/3 左上叶(上舌部)(下舌部) 右侧卧位,上半身稍仰,头部放低,膝部弯曲 左乳头部 左下叶的上下部 俯卧位,下腹部至大腿根部置枕 左胸壁背面,中1/3 左下叶的前肺底部 仰卧位,头放低,腘窝部置枕 左腋窝部,下方1/3 左下叶的外侧肺底部 俯卧位,上半身略右侧位。腰部置枕 左胸壁背面,中1/3 左下叶的后肺底部 俯卧位,头放低,下腹部及大腿部置枕 左胸壁背面,下方1/3 右上叶的肺尖部 坐位,后倾30° 右胸壁背面最上部 右上叶的前上部 坐位 右胸壁背面下方1/3 右上叶的后上叶部 仰卧位,腘窝部置枕 右前胸部上方1/3 右中叶(外侧中部)(内侧中部) 左侧卧位,上半身略仰卧,头低,膝部弯曲 右乳头部 右下叶的上下叶部 俯卧位,下腹部置枕 右胸壁背面中1/3 右下叶的内侧肺底部 俯卧位,上半身略左侧位,头低,腰部置枕 没有适当的叩击部位 右下叶的前肺底部 仰卧位,头低,腘窝部置枕 右腋窝部侧面,下方1/3 右下叶的外侧肺底部 俯卧位,上半身略左侧卧,头低,腰部置枕 右胸壁侧面,中1/3 右下叶,后肺底部 俯卧位,头低,下腹部及大腿部置枕 右胸壁背面,下方1/3 体位引流和叩击拍打部位  注意事项  1、遵循节力、安全原则。  2、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3、注意患者安全,避免拖拉,保护局部皮肤,正确使用床挡,烦躁的患者选用约束带。  4、翻身后患者体位应符合病情需要,适当使用皮肤减压用具。  5、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6、翻转患者时,应注意保持脊椎平直,以维持脊柱的正确生理弯度,避免由于躯干扭曲,加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和关节脱位。翻身角度不可超过60度,避免由于脊柱负重增大而引起关节突骨折。  7、患者有颈椎损伤时,勿扭曲或者旋转患者的头部,以免加重神经损伤引起呼吸机麻痹而死亡。  8、翻身时注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  9、准确记录翻身时间。 谢     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安全与急救(四川警察学院)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 VIP
 - 铁总工电〔2018〕125号普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docx VIP
 - 煤岩复合体能量传递特性与动力灾害关联性.docx VIP
 - 高血压的危害及有效的降压方法.pptx VIP
 - 生涯发展报告.pdf VIP
 - 数学活动 月历中的奥秘及和为定值的两数积的规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 2026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招聘3人(非事业编)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弱电施工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