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桥涵顶进施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确定顶镐数量: 根据计算出的最大顶力,按照下式确定顶镐数量—— 说明:顶镐的选择应根据实际的最大顶力,选择能满足其要求的相应的规格型号,高压油泵一般选用工作油压较高的,并与顶镐要求的油压相适应,同时与附属的设备配套! 2、后背计算 板桩后背计算 (1)钢板桩长度的确定 钢板的长度L = h1+ t1, 由于精确确定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很困难, 一般用近似土压力分布图形确定( 见图) 。当挡土墙向前或平移时, 墙后的土压力逐渐小。土压墙所受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其合力用Ea表示, 图( abe ) 为主动土压力。图中( cbd ) 为被动土压力, 其合力为Ep1, 它在板桩下端不起作用, 计算时假定在b 点, 实际起作用在b 点以上一段距离。因此在最后求得板桩入土深度后, 再适当增加10% ~20%。 悬臂式钢板桩示意图 悬臂式板桩挡土墙的破坏, 一般是绕b 点以上某点O 转动, 这样在O点以上的前侧及O点以下的板桩后侧将产生被动土压力Ep1, Ep2, 在板桩后侧及0点以上部分将产生主动土压力Ea, 各力对b点取矩可得下式: (2)板桩最大弯矩截面的确定 板桩最大弯矩截面的深度为t0, 此处剪力为0,则: 即 每延米板桩墙处最大的弯矩值为: 按照最大弯矩值,最终确定每延米板桩数量及截面型号。 重力式后背计算 根据《肆桥8030》-II抗力分析公式,重力式后背设计中,一般采用朗金被动土压力理论计算被动土压力。根据朗金土压力理论假定:胸墙竖直,墙背是光滑的,填土与墙顶平,满足上述条件时,朗金被动土压力公式为: 该式计算较简单,后背与填土之间的外摩擦角 后背的抗力主要来自以下3个方面: 后背土压力、后背自重产生的阻力、滑床与分配梁相连后的阻力。 ( 1)根据肆桥8030- Ⅱ 的抗力分析公式有: 后背顶以上覆盖土抗力; 土抗力; 计算土抗力; 实际土抗力; ( 2)后背自重阻力 ( 3)滑床板与后背相连的阻力 ( 4)后背的总抗力为: 则安全系数为:=1.1 最大顶力 3、既有线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 顶进过程中,最不利情况下既有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可用于指导顶进过程中,刃角前方(即:顶进方向) 及刃角侧面土方开挖的安全坡度设置值。 计算方法简介:根据既有线路基土质为粘性土还是无粘性土,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分析。 (1)粘性土路基:采用基于破裂面为圆弧面的条分法计算; (2)无粘性土路基:采用基于破裂面为平面的土体滑动法计算; 具体计算可参考相关土力学与地基书籍,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桥涵顶进施工 一、顶进施工原理 二、顶进施工适用范围 三、桥涵顶进施工工艺 四、桥涵顶进设计计算 五、安全注意事项 六、常见工程事故、预防措施 一、顶进施工工艺原理 1、原理: 框架式立交桥或圆管涵顶进施工,就是在既有线路(在运营的铁路或公路)的某一侧开挖工作坑,现浇滑板(管涵顶进采用安装导轨),在滑板上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修筑后背,同时对既有线路进行加固,安装顶进设备,当顶进前方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开启高压油泵,使顶镐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顶铁、顶柱和横梁),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把预制结构向前推进,待顶进一个顶程后,在空挡处安放顶铁,挖运出土另一个顶程距离,以待下次开顶,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整个预制结构顶进就位为止。如图1所示。 图1 框架结构顶进示意图 顶进桥涵施工几大要点 1、支点桩的平面布置、标高计算 必须要了解架空梁的技术参数(如梁长、节点板高度等),并对现场进行调查清楚(注:标高适当低于计算2-5cm) 2、滑板设置(标高、轴线、地下水位) 3、施工工艺确定(空顶或带土顶、防栽头措施、防偏措施) 4、边坡坡度控制措施(防坍塌影响线路行车) 5、顶力和后背计算(主要计算千斤顶配置、后背配筋、反压荷载) 6、应急预案控制(防涨轨、防洪、防坍塌) 几个原则:1)支点桩底低于破裂面不小于2米; 2)滑板做到“晚下早出”,留够纠偏距离; 3)切土顶进保安全、防超前开挖; 4)后背反力宜大不宜小; 5)提前调查,措施得当。 2、发展历程及特点 (1)历程简介 顶进施工工艺首次推广应用是在1986年的苏家屯北九路7号铁路框架立交桥(6m-15.5m-6m)施工,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7年顶进施工方法获得原铁道部工程指挥部(现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 随后在哈尔滨铁路枢纽哈双联铁路立交桥、新城子站北铁路立交桥、张家口至沙岭子站间铁路立交桥工程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