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一、孔子的生平经历 1、孔子的出身 2、教学活动 3、政治活动 4、整理文化典籍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1、仁者爱人 2、克己复礼 3、中庸之道 4、有教无类 三、孔子的深远影响 1、对中国 2、对世界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的先世是宋国贵族,后来逃难到鲁国,从此失去贵族身份。 思考: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而他的出生地鲁国,是春秋时期保存周礼最多的诸侯国,这两点对孔子有什么影响? 一是使孔子有条件接受、研习周礼,二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赋予了孔子强烈的发扬光大礼制的使命感。 没能实现个人主张的孔子,重新回到鲁国,冷静思考之后,他选择了“著书立说”的道路。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最辉煌的教育王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资源充足的民办学校,从此在鲁国建立起来,孔子规定,只要向往学习、能够交纳十条干肉的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学生。孔子积极修撰诗书礼乐,来此求学的各色人等,几乎遍及各个诸侯国。 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 《诗经》书影 《尚书》书影 《周礼》书影 《春秋》集传大全 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三年,孔子55岁。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鲁定公13年十月,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 返回了卫国。     ▲ 鲁哀公二年,孔子59岁,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 ▲鲁哀公三年,孔子60岁,去郑国,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 鲁哀公六年,孔子63岁,楚国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鲁哀公七年,孔子64岁,又回到卫国。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68岁,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鲁哀公十六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 问题: 1、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2、孔子曾非常自信地说:“苟有 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他周游列国是否达到目的? 3、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 厩(马圈)焚。子退,曰:“伤人乎? ”不问马。 仁者爱人 仁的含义:爱人 1\爱自己的亲人; 2\爱他人; 3\统治实行仁政 三层内容: 忠恕之道 ①忠:“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②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或者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与他人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克己复礼 礼——周礼 用西周的政治制度治理动荡变革的社会 认为没有“礼”,就无法分辩君臣、上下、长幼之序 为维护礼,提出“正名”的主张 1、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2、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和“礼”的关系:克已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天下就人人相爱,太平无事。 思考:以上这种思想在现实中能否实现?有没有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 中庸的含义: 1)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

文档评论(0)

中小学PPT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