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9001:2000 标准宣贯手册
中山格美电子有限公司
ISO9001 标准宣贯手册
-----------------ISO9001:2000 标准宣贯资料
1、什么是 ISO9000 标准?
ISO9000 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和发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总结了当代世界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以简单明确的标准形式向世界推荐了一套实用的管理方法模式。
2、什么是 ISO9001:2000 标准?
ISO9001:2000(第三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取代第二版(1994 年)的 ISO9001、ISO9002、 ISO9003 质量保证模式,包括对其技术性的修订,既可作为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的目的,评定组织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
3、ISO9001:2000 标准的制定者是谁?
ISO9001:2000 的制定者为:ISO/TC176/SC2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
分层委员会。
4、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是什么?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八项管理原则。
5、什么是八项管理原则?
八项管理原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技术委员会在吸纳了国际上最受尊敬的质量管理专家的意见,整理并编撰的管理原则。其出发点是:
“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个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组织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以使组织获得成功。”
6、八项管理原则的核心是什么?
八项管理原则的核心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而采用的基本方法为“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同时关注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坚持持续改进。
7、为什么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基础是顾客,企业依存于其顾客,因此,企业应当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具体应做到:
了解并掌握顾客的需要和期望。
1 页 共 23 页
ISO9001:2000 标准宣贯手册 中山格美电子有限公司
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主要表现在对产品的特性方法,如产品的符合性、可信性、可用性、交付能力、产品实现后的活动、价格和寿命周期内的费用等。
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沟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要求结果采取相应的活动或措施。
管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兼顾顾客与其他相关方之间的利益。
8、领导作用是什么?
领导者建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应该做到:
考虑所有受益者的需求和期望。
为本组织的未来描绘清晰的远景。
确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在组织的所有管理层次上建立价值共享和道德伦理观念。
如: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人才,尊重每一个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
建立信任,消除忧虑。
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并赋予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鼓舞和激励员工并承认员的贡献。
9、为什么要强调全员参与?
因为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好的收益。应让做到:
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他组织中的角色——了解职责。
识别对其活动的约束——对岗位提出能力的要求。
接受所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并解决各种问题。
每个人根据各自应承担的目标评估其业绩。
主动寻找机会增强员工的能力、知识和经验。
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
10、何为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相关的资源、活动、期望的结果构成了活动系统,可视为一个过程。具体做到:
为了取得预期的结果,使用已建立的方法并确定关键的活动(过程)。
为了管理这些关键的活动(过程)需明确职责和权限。
2 页 共 23 页
ISO9001:2000 标准宣贯手册 中山格美电子有限公司
了解并测定关键活动的能力。
识别组织职能内部各职能之间关键活动的接口。
重点管理能改进组织的关键活动的各种因素(如资源、方法和材料等)。
评价风险以及对顾客、供方和其他相关方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11、建立并实施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和好处是什么?
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目的和好处在于(但不限于):
1).描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2).为跨职能群体提供信息,便于更好地理解相互间的关系;
3).向员工传达管理者对质量的承诺;
4).有助于员工了解其在组织内的职责,以便增强他们对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性的意识;
5).在员工和管理者相互理解;
6).为工作业绩的期望提供根据;
7).说明要实现具体的要求应该如何行事;
8).提供具体要求已被满足的客观证据;
9).提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用设备技术规程-联轴器维修技术标准200808.doc VIP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四川爱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次招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CAQP 001-2017_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pdf VIP
- 全运动员选拔与训练实施方案.doc VIP
- 财务管理在交通与道路工程中的应用.pptx VIP
-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六年级 第4课《相信自己》课件.pptx VIP
- 国庆节的国庆文化知识竞赛.docx VIP
- 幼儿园膳食委员会会议记录.pdf VIP
- T SHAEPI 001—2022 净味环保沥青气态污染物减排性能技术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