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科目)导案(十一)
时间:2019年 月 日 班级:七 班 授课人:
课题
【古文】《河中石兽》与古人的经验智慧
课时
2
教学
目标
1.了解与纪昀、沈括相关的文学常识; 2.学习《河中石兽》,积累重要实词、虚词,理解文本内涵,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人物形象,领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重点
难点
学习《河中石兽》,积累重要实词、虚词,理解文本内涵
教学过程
【抛石引路】(5分钟)
以科学小实验(“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小实验)为导入。
方案:老师自己带着学生做实验。
【互动】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做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呢,就是让鸡蛋浮起来。
实验名称:如何让鸡蛋浮在水面上
需要自备的实验工具:生鸡蛋一枚、盛水的杯子一个、食用盐一袋、筷子一双。
实验步骤: ①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子里 (现象:鸡蛋沉到了杯子底部)
【互动】师:大家猜一猜老师会用什么方法让这个鸡蛋浮起来呢? ②不断地往一边往杯子里倒盐,一边用筷子搅拌,直至鸡蛋慢慢浮起来。 (现象: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了)
【互动】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刚才在清水里,鸡蛋沉到了水里,而现在我往水里加了盐,鸡蛋又浮起来了呢? 【参考答案】水是有浮力的,水的浮力越大,就能让越重的东西浮起来。加入了盐之后,水的浮力就会变大。在清水 中,浮力不够大,鸡蛋就会沉入水底。而在水里加入了盐,水的浮力变大了,鸡蛋也就浮起来了。 注:教师简单解释一下原因即可,不然这堂课就会变成物理课了。
【无师自通】(5分钟)
刚才大家一起做/看了让鸡蛋浮起来的小实验,知道了利用浮力的原理就能让鸡蛋浮在水面上。接下来,我们再来一起看看下 面的这几个常见的成语又蕴含着哪些原理或者是物理学规律呢?
“孤掌难鸣”(出自《韩非子》)的本意是一个巴掌难以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它形成
的原理是: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只有一个物体,力就不存在。简言之,它蕴含的物理学规律是力的相互作用。
“杯弓蛇影”(出自应劭《风俗通义》)的本意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的影子看成是蛇的影子,比喻
疑神疑鬼。它形成的原理是:墙上弓箭经过光的直线传播在水杯水界面开有反射和折射,由于面向问题,折射光线进入杯中另一侧,我们看不到折射光线,自然也看不到折射像,而反射光线经过水杯水界面反射,刚好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反射光 线形成的像。简言之,它蕴含的物理学规律是光的反射。
“囊萤照读”(出自《晋书·车胤传》)的本意是用袋子装萤火 虫,用来照明读书,比喻人勤奋好
学。车胤小时候没有灯读书, 于是他抓来萤火虫,放在用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里,用萤火虫的 光来读书。它蕴含的物理学规律是光沿直线传播。
4.“海市蜃楼”(出自《史记·天宫书》)的本意是在海边或沙漠 中,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在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 物。蜃,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海怪。古人认为蜃楼是蜃所吐 之气形成的楼阁。它形成的原理是某一远处的物体发出了光线, 在传播的过程中,该光线会不断地进行折射。最终,光线会进入 大气层,在大气全反射的作用下光线会逐渐形成一种影像,而影 像会被投影到地球中任意一处地方形成一副图景,这幅图景就是海市蜃楼。 简言之,它蕴含的物理学规律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知识详解】(45分钟)
其实,同学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纪昀的《河中石兽》里就有几类人,他们利用各自的经验去探究 沉入河中的石兽究竟具体在河的哪个位置。在学习《河中石兽》 之前呢,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纪昀。
纪昀(yún)(1724年6月至1805年2月),字晓岚,清代 学者、文学家,晚号石云,信仰道教,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任官左都御 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 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号“文达”,乡里称其为“文达公”。著作 有《纪文达公遗集》、《四库全书》、《阅微草堂笔记》等。
纪昀的《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66岁-76岁)以笔记体形式 写成的文言短篇小说志怪集。 《阅微草堂笔记》写作时间: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 嘉庆三年(1798年)陆续写成,主要是为了批判当时假道学 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 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 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谈,或亲身所听闻 的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