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理论基础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温度为1200~1300℃时的反应 在高温下碳粒表面的反应实际上是还原反应。如图5-9所示。 二、链式反应原理 活化来源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中间产物—活化中心, 活化中心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本身消失,反应的结果又产生新的活化中心 通过活化中心进行反应要比原作用物直接反应容易得多,只需较少的活化能 三、链式反应的分类 新的活化中心的数目等于或大于原有的活化中心的数目 不分支反应 分支反应 链式反应分为 四、氢气与空气的反应——分支链式 爆炸反应 反应开始 H原子为活化中心,M为任何活化分子 中间反应 一个H参加反应,经过一个链后形成H2O,又同时产生三个H活化中心,再引起三个分支反应 五、分支链式反应的特点 1、存在孕育期(诱导期,感应期),当活化中心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发生反应。 2、反应自动加速,并可以在等温下加速到极大的数值。 第五节 火焰传播 一.火焰传播理论的实用性 燃料燃烧过程中,火焰的稳定性与火焰传播速度关系极大。电厂燃烧系统的安全运行也与火焰传播速度关系密切。例如,煤粉管道中某一处着火后,火焰迅速蔓延、扩散,导致制粉系统着火或爆炸。 了解火焰传播的知识,有助于掌握燃烧过程的调整要领,对稳定着火和防止爆燃极为重要。 二、火焰传播的形式 层流火焰传播 缓慢燃烧的火焰传播是依靠导热或扩散使未燃气体混合物温度升高。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一般为20~100cm/s。 湍流火焰传播 一般为 200cm/s以上。 三、炉膛内的火焰传播 1.正常的火焰传播(缓慢燃烧) 是指可燃物在某一局部区域着火后,火焰从这个区域向前移动,逐步传播和扩散出去 2.反应速度失去控制的高速爆炸性燃烧 出现爆炸性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极快,达1000~3000m/s,温度极高,达 6000℃;压力极大,达 2.0265MPa (20.67大气压)。 3.正常燃烧向爆炸性燃烧的转变 当未燃混合物数量增多时,绝热压缩将逐渐增强,缓慢的火焰传播过程就可能自动加速,转变为爆炸性燃烧。 四、煤粉气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 挥发分含量 灰分、水分 煤粉细度 炉膛温度 第六节 煤粉的燃烧 一、煤粉的燃烧过程 煤粉受热,水分析出→继续受热,绝大部分挥发分析出,挥发分首先着火→引燃焦碳,并继续析出残余的部分挥发分,挥发分与焦碳一道燃尽→形成灰渣。 二、煤粉的燃烧时间 着火过程主要取决于煤中可燃基挥发分的大小,而燃尽过程主要取决于焦碳的燃烧速度。 三、煤粉燃烧的主要特征 煤粉颗粒必须首先吸热升温,通过对流、辐射、热传导方式使新鲜燃料受热升温。 煤粉颗粒中水分首先析出,大约在120-450℃的温度范围内,煤中的挥发分析出,挥发分析出后,剩余的固态物形成焦碳。 第七节 碳粒燃烧的动力区、扩散区和过渡区 一、煤燃烧的主要阶段 挥发份释放及大部分烧掉所占时间约为总燃烧时间的十分之一,绝大部分时间为焦碳的燃烧。 一般认为是串联,也有交叉过程 加热 蒸发 挥发份释放 焦化 蒸发 挥发份燃烧 焦碳燃烧 空气 煤 烟气 灰渣 一、碳燃烧的反应环节 大致分为几个串联环节: 1)氧气扩散到焦碳表面; 2)氧气被碳表面吸附; 3)在碳表面化学反应 4)燃烧产物由焦碳表面解吸, 5)二氧化碳向周围扩散。 碳反应速度决定于(1)和(3), 总体速度决定于二者较慢的一个。 二、燃烧反应的动力区和扩散区 描述 异相燃烧过程中混合扩散与化学反应环节 1.碳粒表面化学反应速度表达式 异相化学反应:碳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所消耗氧量应等于扩散到表面氧量 二者相等: 固体表面氧气浓度Cb随化学反应速度不同而变化的关系复杂,且不必知道 不同反应区域分析 —动力与扩散燃烧理论 1)动力区(化学动力控制区) 温度较低:碳表面化学反应速度远小于氧气向表面的扩散速度,氧气供应充分,足够反应所需。燃烧速度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反应处于动力区。 K很小(温度很低),1/k很大,所以 氧气从远处扩散到固体表面,消耗不多 k服从阿定律的, 与k的规律一样 2)扩散区(扩散控制区) 温度增加,k急剧增大,耗氧量急剧增加,消耗掉扩散来的氧 气,还处于“待料”,燃烧速度取决于扩散,反应处于扩散区。 k很大(温度很高),1/k很小,所以, 与温度T的关系十分微弱,而且扩散燃烧速度随 的增大而增大 3)过渡区 k与大小相差不多,服从: 动力与扩散燃烧理论应用讨论 不同温度区域内,为提高反应速度,有不同的措施: 温度较低时,提高燃烧速度的关键: 提高温度,氧气很充足,不必大量鼓风; 温度较高时,提高燃烧速度的关键: 提高 ,缺氧是关键,要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