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患者的护理.PPT

高热患者的护理.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热患者的护理 * 发热的定义 医学术语,又称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 发热程度判断 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4℃可定为发热。 * 发热程度判断  以口温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低热 (37.3~38℃)   中等热 (38.1~39℃ ) 高热 (39.1~41℃ ) 超高热( 41℃及以上)   * 热型 稽留热:是指体温明显升高在39℃~40℃及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1℃。 弛张热:是指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超过2℃,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的体温曲线类型。 间歇热:体温骤然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 。 * 回归热:是指急升型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骤降,但数日后又再出现的体温曲线类型。 波状热:是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发热数日后逐渐下降,数日后又再发热数日的热型。 不规则热:是指发热病人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 。 * * 发热的热型与疾病 稽留热 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恙虫病等症状明显期。 弛张热 常见于伤寒的缓解期、败血症、风湿热、细菌性肝脓肿等。 间歇热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回归热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波状热 可见于布鲁菌病等。 不规则热 流行性感冒、风湿热、结核病、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肺炎,癌性发热等。 * 常见伴随症状 (一)寒战 (二)结膜充血 (三)单纯疱疹 (四)淋巴结肿大 (五)肝脾肿大 (六)出血 (七)关节肿痛 (八)皮疹 (九)昏迷 (二)结膜充血 (四)淋巴结肿大 * 高热的鉴别诊断 (一)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结核病、 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疟疾、感染性心内膜炎、艾滋病(AIDS)、流行性感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军团病、急性细菌性肺炎、局部性感染、真菌感染。 (二)非感染性疾病: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风湿热、皮肌炎、成人斯蒂尔(Still)病、血液病、 各种恶性肿瘤、药物热。 * 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和中性比例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2.淋巴比例增高提示病毒感染。 3.幼稚细胞增多提示白血病。 4.尿常规。 5.大便常规。 6.其他: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提供作相应检查。 * 持久性高热并发症 心、脑、肝、肾的功能有损害: 脑水肿(脑病后遗症)、高热惊厥(脑细胞的损害) 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 肺炎、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休克 *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 1.促进患者舒适:  ⑴密切观察病情.每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做记录,有异常时,若是住院应随时报告医生,若在家中应及时就医.   ⑵注意休息.要给病人制造一人好的休息环境,绝对卧床休息.   ⑶保证营养.由于高热导致热量消耗,应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满足机体热量的需要.饭菜尽量要做得可口一些,令病人有食欲.   ⑷保证饮水.由于高热使机体水分散失增加,因此应鼓励病人多饮水,特别是服用退热药后大量排汗时更应多饮水.   ⑸皮肤护理.高热病人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排汗,为了保持病人皮肤的清洁及舒适,应经常更换衣褥以及被罩,褥单,每日擦浴.   ⑹口腔护理.长期发热可致口腔粘膜干燥且容易引起口腔炎,故应注意早晚及餐后的口腔清洁.口唇干裂时可以涂一点唇膏予以保护. *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