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评价技术规程-基于薄膜梯度扩散(DGT)法
编制说明
工作简况
任务来源
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贵州省茶叶、蔬菜质量安全评价、检测和可追溯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起草单位: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协作单位: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主要起草人
袁旭、赵玉杰、蔡滔、王震、刘凯、周玮、许锡娟、王晓鹭、张宝林、周其文、师荣光、韦方鸿、付浩、李筑江、王萍、范菲菲、朱大燕。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1、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全量不能真实指示农产品污染情况,亟需引入全新检测指标表征产地环境安全水平,指导贵州省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评估工作。
多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表明,土壤重金属全量与植物富集的重金属量并无线性相关性,其相关性大小甚至于小于土壤pH,SOM等环境因子。以土壤重金属全量评估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其准确性及科学性一直受到业界批判。具体到贵州省而言,此种情况更是突出。贵州省是我国典型重金属高背景值地区,如果以现有重金属全量标准评估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好坏,那我省将会出现大面积所谓污染的农用地,可事实是,我省土壤重金属全量虽然较高,但活性低,很大一部分重金属超标农田其上种植的农产品依然是安全的,也就是以全量为基础的土壤环境评估结果无法表征贵州省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真实状况。我们亟需发展以重金属有效态为基础的产地环境质量评估方法,以保障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
2、以重金属有效态表征评估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是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趋势
随着对重金属元素形态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重金属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主要取决于其存在的形态及各种形态的数量比例。土壤元素的有效态,通常可认为植物实际吸收的形态。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只能代表这些元素总的贮量,并不能代表土壤供应“养分”或“污染”的水平,土壤中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对土壤环境质量、土壤适宜性调查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量化指标。
2004年,我国提出了采用DTPA作为浸提剂检测土壤锌、锰、铁、铜有效态的方法(NY /T 890-2004),2006年提出土壤有效钼的测定方法(NY/T 1121.9-2006),2009年提出了采用0.005mol/L DTPA-0.1 mol/L TEA -0.01mol/L CaCl2作为浸提剂提取土壤重金属铅、镉有效态的方法,同时此方法也是ISO 14870:2001(E)的方法。其它有关有效态的主要标准包括:VBBo(Swiss FOEFL 1998) 0.1 M NaNO3,BBodSchV(German BMUB 1999) 1M NH4NO3,ISO/TS 21268-1(2007) 1mM CaCl2,ISO/DIS 17586(2013)0.43 M HNO3等。
3、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是提取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真实反映重金属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性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是以菲克扩散第一定律为其理论基础,通过对在特定时间内穿过特定厚度的扩散膜的某一离子进行定量化测量计算而获得某一离子浓度的方法。DGT技术引入的动态过程概念,其测定结果不仅反映了重金属在土壤颗粒和土壤溶液中的静态形态特征,还包含土壤固相释放补给土壤溶液的动态过程,因此能够更好地模拟植物吸收。这在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
主要起草过程
1、调研、确定标准的核心技术
2、进行实际实验,开发标准方法
3、起草标准,形成征求意见搞
4、召开咨询会,征求意见
5、修改标准,形成发布稿
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
科学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5.1 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简介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是以菲克扩散第一定律为其理论基础,通过对在特定时间内穿过特定厚度的扩散膜的某一离子进行定量化测量计算而获得某一离子浓度的方法。DGT技术引入的动态过程概念,其测定结果不仅反映了重金属在土壤颗粒和土壤溶液中的静态形态特征,还包含土壤固相释放补给土壤溶液的动态过程,因此能够更好地模拟植物吸收。
当将DGT放置与土壤中时,土壤溶液与DGT结合相之间通过保护膜与扩散膜隔开,两者之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差,易动的重金属会在浓度梯度作用下通过扩散膜向结合膜富集,金属离子通过扩散凝胶层扩散到结合膜的流量(F)可以用下式表(1)示:
F=D(Cb-C)/Δg (1)
其中D为金属离子在凝胶中的扩散系数,Cb(即CDGT)为土壤中可被检测到的金属有效态浓度,C为存在于结合膜表面的自由态金属离子浓度。如果存在于结合膜的自由态金属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基层肥胖症综合管理技术指南(2025).docx
- 基于《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教材的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来源:校园英语(第2020032期)-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5张PPT).pptx VIP
- 骨痛愈巴布剂的研制.pdf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AIGC文本生成与辅助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二卷).pdf VIP
- 2025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及部分答案(共五套).pdf VIP
- 2013款别克昂科拉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主流BI竞品分析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